你會用“肥皂水效應”罵孩子嗎?家長罵得起勁,孩子還越來越優秀
《左傳·宣公二年》中說道:“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孩子犯錯了,大部分的家長
常常會直接指出孩子的問題,然後大力批判。
然後下一次,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因為他們聽不進家長的批評
試問,一天到晚以〝建議〞為名的情緒發洩誰會喜歡?
尤其是次數多了,還會引起孩子的反叛心。
青春期更容易叛逆。
其實孩子也不是不能接受評判
但終歸要有正確的方法。
只要能正確找出方法,就能讓孩子知道錯誤在哪
孩子減少犯錯,父母不用河東獅吼。
肥皂水效應是美國前總統柯立芝提出的,
他主張要將批評夾雜在讚美當中,這樣可以讓別人在聽取批評的時候,
同時去保留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具體出處:
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祕書,雖然人好看但工作中卻時常粗心犯錯。
某天柯立芝便誇獎女祕書當天的裙子很好看,
對於經常被批評的女祕書來說,簡直是受寵若驚。
不過柯立芝接著又說但別驕傲,我相信你處理公文的時候,能像這裙子一樣漂亮。
果然女祕書之後犯錯的概率大大減少。
朋友問柯立芝如何做到,柯立芝哈哈大笑說,
你沒看理髮師給客人刮鬍子時,要先打上肥皂泡嗎?
這樣刮起來才不會痛。所以這個效應就常被稱作為“肥皂水效應”。
用這種讚美的方式去給別人批評,可以讓被批評者愉快地
接受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達到一種良性的效果。
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 舉例來說:
前段時間出門的時候,在小區的花園裡面看到了鄰居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為鄰居的孩子在媽媽不在家的時候,
把房間裡的衛生間都灌滿了水,然後假裝在裡面游泳。
鄰居回家之後看到自己的家裡被水淹滿,自然是火冒三丈。
於是直接對著孩子大罵,甚至讓他罰站。而孩子雖然知道自己是錯的,
但是聽到了媽媽這樣直接的批評,讓他覺得非常的不好意思又害怕,
也掛不住臉,後來一氣之下就直接跑出了家門離家出走了,
所幸沒跑出小區就被找到了。
其實大多數時候,孩子在犯錯之後都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這個時候不需要家長過多的說明他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針對著他的問題一直進行批評,
而沒有給孩子保留一定的自尊心。
尤其是在孩子犯錯之後當著大庭廣眾的面去批評孩子,
會讓孩子尤其的覺得丟臉害羞。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
讓孩子形成一種心理陰影。而這種在讚美式的肥皂水效應
卻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讓孩子越罵越優秀。
一、那麼為什麼這種肥皂水效應
的批評法可以起到這麼好的效果呢?
1. 肯定了孩子的優點,給了孩子足夠的自信心。
孩子會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
在他犯錯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批評也是必須的,
這樣才可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是如果你只是片面在說孩子的缺點,
這樣長期以往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眼裡是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會的人。
但是如果利用肥皂水效應去給孩子一定的批評的話,
他們就會覺得自己除了這些缺點之外還是有非常多的優點的,
那麼他們也能夠欣然的去接受父母給予的批評,
並且會正確的去改正,保證下次不會犯相似的錯誤。
像洛芸有個朋友,他兒子因為相信了某些不靠譜的網上兼職,
最後把他的零用錢都給騙光了。
後來朋友知道了之後並沒有全部的一昧的去批評,
而是肯定了他想要為家庭分擔責任減輕父母的壓力的良苦用心,
這樣孩子在聽到了父母的批評之後
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行為,在之後也可以長個教訓。
2. 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也是一個有羞恥心還有自尊心理的人,即便他們的年紀還小,
很多事情都不理解,但是如果當著別人的面一直去罵孩子的話,
孩子也會覺得非常的丟臉,也會臉紅。
而這種肥皂水式的批評方式就很好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批評了孩子的同時,又給了他們一定的表揚。
這樣也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也可以讓孩子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錯誤。
3. 給予了孩子一定的表達空間。
很多時候家長其實非常容易被表面所矇騙,
他們總是習慣的用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去理解和誤會孩子。
洛芸我至今對一件事印像很深刻。每天結束了繁忙的工作之後,
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是很多。而有一天回家之後,
發現孩子怎麼哄她吃飯都不願意吃,後面甚至直接給跑掉了,
這讓原本就累得半死的我覺得非常的生氣,
於是就直接開始批評孩子,甚至還想揍她一頓。
可後來了解了才知道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吃飯
是因為孩子的爸爸說今天晚上會回來吃飯,
所以孩子想等爸爸一起回來再吃飯,並不是因為自己不願意吃飯。
洛芸我當時就感覺十分的後悔和自責,事後也找孩子認真的道歉了。
所以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不把他當回事,在他是你的孩子前,
他首先也是一個人,也有表達自己的權力和必要。
二、這樣的肥皂水效應應該如何正確的去把握呢?
1. 學著用幽默的方式去批評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犯錯誤之後,批評並不是主要的目的,
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兒,讓他吸取一定的教訓。
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可以盡可能的選用幽默的語言去批評,
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以一種開玩笑的方式來批評自己的話,也就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會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會對父母的批評產生抵觸心理。
2. 將批評夾雜在讚美當中。
讚美的話語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聽的,所以在聽到別人讚美的話
的時候總是會格外的去關注,家長想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批評
聽得進去的同時又不會傷害孩子的話,
就可以選擇將批評夾雜在讚美當中,
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當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如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得不夠好的時候,
犯了一定的錯誤的時候,家長可以首先肯定他做這件事情的目的,
或者說有哪一些方面做的是不錯的,最後再說他在哪一方面
做的是比較有缺漏的,這樣讓孩子兩邊可以衡量,
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以及缺點,這樣也就能夠愉悅的接受了。
編編的媽媽也是河東獅吼的類型
遇到錯誤第一時間也是破口大罵
要不養出一個沒自信的孩子,整天唯唯諾諾(例如編編)
要不就是養出一個叛逆,整天跟家長拍板叫囂。
學會肥皂水效應,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處
也讓父母孩子之間的感情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