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對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原因是你犯了這個錯誤!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注意!孩子對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原因是你犯了這個錯誤!」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對玩具的三分鐘熱度是因為什麼?也許是因為你做錯了一些事情,導致孩子對玩具[三分鐘]熱度!這些舉動不要再表現給孩子了。
給孩子買了新玩具之後,包裝是你拆的還是孩子自己拆的?是你讓孩子拆的還是孩子主動拆的?也許你會說:只要熊孩子能知足、別整天鬧著買玩具,誰拆的有什麼關係?
但是如果你有過這樣的困惑:一個原本以為孩子很喜歡的玩具,他卻三分鐘熱度;有時孩子三分鐘熱度,有時卻對一個玩具好久都不膩……那麼下面這個簡單的心理效應,也許能讓你有所啟發,也更能讓孩子從玩具中受益。
女兒2歲之後,我就開始有意識讓她多接觸一些益智玩具。在她3歲的時候,有一次我給她買了一個新的拼插玩具,三十多個零部件全部插在一起,不僅考驗小手的精確性,還需要調用大腦的協調性。顏色也非常好看,屬於女兒特別喜愛的一類玩具。
果然,我把玩具拿回家後,她就迫不及待得打開、馬上就開始玩了。我故意裝著不看她,任由她一個人鼓搗。
玩了大概20分鐘,雖然她已經拼好了很多塊零件,但卻不知怎樣把它們完整組裝在一起。看到她的勁頭有點下降了,我就給她示範了一遍,並鼓勵她繼續嘗試。
但女兒聽著我的指導只拼了一小會,就跑去玩其他東西了。我更沒想到的是,原本女兒挺喜歡的一個玩具,之後竟再也沒動過。
一開始,我也暗自抱怨過女兒對玩具的“三分鐘熱度”,但同時,又隱隱懷疑是自己的行為導致了她興趣的下降。因為我慢慢發現——
只要是我有意識教女兒“怎樣玩”的玩具,她的興趣都不高;但當我不告訴她怎樣做時,她玩玩具的專注時間往往很長、而且很有持續性。
當我買了新繪本,主動要求和女兒一起看時,她通常很快就跑開了;如果我只是隨意放在沙發上,沒多久她就會注意到,而且專心地翻看很久,有時還會把本子上她認識的東西講給我聽、並嘰嘰喳喳地讓我給她講她不懂的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後來,隨著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我才找到了現象背後的本質,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心理越界」——
關於這一點,美國教育家約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是這樣解釋的:“所有孩子都渴望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不斷增強,當他們發現自己對世界失去掌控能力時,就會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危機感和恐懼感。”
怎麼理解這一點呢?我們不妨回想一下:當你努力解決一個難題,雖然稍微有點受挫感、但仍然下定決心要堅持解決它時,有人卻沒有詢問你的意見,就直接插手幫忙了。這時你心裡是不是多多少少有點不自在呢?
這是因為「控制欲」是人天生的本能,但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心理邊界」受到侵犯時,就會出現羞惱、憤怒等表現。正常範圍的「控制欲」和一定的「心理邊界」是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重要能力。
如果大家細心留意過,就會發現:生活中那些表面越強勢、越喜歡控制他人的人,實際上在自我的某些方面,一定有著深深的失控,比如工作不順、在家裡說不上話等等。對他人的強勢、控制,不過是為了緩解「失控感」帶來的焦慮、自我挫敗……
對孩子來說也一樣,重點並不是“拆包裝”這個動作本身,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他對自己的玩具是有「控制權」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開發探索它的玩法、可以自主決定要不要送人……
當我們自以為熱心、善意地去幫助孩子時,實際上他們接收到的往往是“我不夠聰明、無法獨立完成這樣的事情”的暗示。
何況面對他人輕易解決自己非常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本身讓人非常沮喪。孩子內心自然會失去堅持下去的動力,這與其說是反抗,不如說是他們啟動「心理防禦」的一種方式。
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激發孩子對一個玩具的探索欲望、讓他們從玩具中受益更多呢?那就是——不去教他,讓他自己發現答案。
雖然孩子沒有辦法像我們一樣,很快掌握某種事物的規律。但這只是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還陌生,他們需要探索其中的奧妙。就像大衛·霍金斯說過的那樣:
“在孩子真正理解之前,他們一定都會在‘物質’和‘領悟’那條線上來來回回跨越很多次,任何人都無法代替他們跨越那條線。他們必須自己越過去,被推過去或拉過去都沒好處。”
同時,大量科學研究早已表明,兒童的大腦在很多層面上,甚至比成人的大腦強大得多(比如快速掌握一門語言),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允許孩子思考、不打斷,他們能探索到更多非常重要的東西。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思維活動時,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控制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靜靜地跟著他的思考,去理解他心理視覺,看看孩子眼裡的童真世界。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注意!孩子對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原因是你犯了這個錯誤!」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