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證實:孩子需要的是〝強權控制〞,而不是講道理
		                            
		                        小寶貝為何會不聽爸媽的話?
 為何要一天到晚,選擇跟爸媽對著幹呢?
 又為什麼,寶貝有愛說謊的壞習慣呢?
有時你會發現,你的寶貝在不一樣的時間
 卻表現的不像同一個人時,
 你是不是也感到很迷茫,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孩子的面貌呢?
兒童也有叛逆期,當孩子到這個年紀時,
 有時候就是有家長,會被氣到無語問蒼天,
 但我們仍然要採取一個積極心態,去幫忙孩子們度過這些時期。
總的來說,大多數時候寬鬆,但是該嚴格的地方一定要對孩子嚴格。
閨蜜的女兒月月平時非常活潑,愛玩遊戲,
 但在學習上思維活躍從來不用家里人擔心。
月月這樣的孩子優點很多,但缺點同樣明顯:
 沒規矩,沒耐心,服從性差。
比如,月月喜歡畫畫,但畫畫班的老師說她毛躁不精細,
 要讓她改一幅畫,她立刻就煩了。
別的孩子都能守的規矩,她就不願意守,一說她就跳腳。
月月媽對此也很崩潰,小時候沒少對她打手心,面壁思過。
 現在女兒大了,已經意識到打罵教育的不對了,
 轉而對女兒溫柔以待,希望能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
閨蜜的溫柔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月月訴苦說:
 “我媽雖然不打我了,但是她每天都嘮叨個不停,
 一件小事反反复复說,太煩躁了。”
對此閨蜜還感到委屈,
 認為她不打不罵只是嘮叨都不行,
 現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碰不得了。 
這個年紀階段的孩子明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他們也不樂意聽。
 其實孩子還沒有這能力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相反,如果家長過於在乎孩子的自由,聽孩子沒完沒了的辯解,
 與他們進行辯論,這都是毫無意義的。
01.
 孩子為什麼聽不進道理?
 孩子還處於懵懂的時候,不理解道理所形成的利害關係,
 孩子在6歲之前基本很少記得幾年前的事情,
 去過什麼地方,還認識多少親戚好友。
所以,你跟他談衛生、講道理什麼的,他聽不懂,也聽不進去,他只關注眼前。
02. 面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應該怎樣做? 
 孩子思重要的情況下,家長必須要運用自己的權力來控制孩子。
 而不能為了所謂的自由,讓孩子自己選擇,
 因為他們會特別執著於自己的希望,
所以根本不會接受你給出的道理,
 這種做法不僅不會培養他們的理性分析能力,
 反而會讓他們產生思維混亂,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 
1、 放權要循序漸進,讓孩子的心智一點點成熟起來。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
 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
 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了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
 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
明智的家長應該這樣告訴孩子:
 你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想知道,
 你如果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解答問題的。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們懂得了不少道理。 
2、 出現分歧的時候,家長要耐心的引導。
 和孩子發生分歧的時候,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
 唯恐他們不聽,就反反复复、嘮嘮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
 “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言不煩,並且尊重他們,
 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就相對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 
養寶貝,是開工沒有回頭路,
 只有家長願意去理解與接受思想的改造,
 甚至願意,主動適應孩子的想法,
 這才有可能產生極致的心靈體驗,
 這是可以超過宗教和任何的思想的。
有很多事情任何小孩都能做到,
 有些沒那麼重要,也沒這麼了不起,
 將事情做到了極致,才真正值得尊敬。
 因為,其中含有違抗天性也要付出的愛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