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了!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4點告訴你,這樣看待孩子戀愛就對了!
假設青少年時期的小孩,
告訴你他/她已經墜入愛河了,
身為父母的你,第一個舉動會是什麼?
生氣?堅持反對?
擔心孩子會太早有親密行為?
害怕孩子受到傷?有條件贊成?全心祝福?
很多父母反對的真正原因,
表面上是孩子年紀還小,
怕影響課業和生活,
其實是因為自己不知該如何處理,
所以最好不要讓這件事發生。
青春期就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
不僅讓孩子在身理上面對巨大的變化,
心理上也是如此,
而且這些變化,
更是帶給了家庭和父母帶來很多混亂和壓力。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過多交流,
而熱衷於同伴交往,
很容易和異性走得比較近。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孩子生理成熟和情感萌動的時間大大提前,
再加上受社會文化以及電視、網絡等媒體環境的影響,
孩子很容易過早涉入成人的世界。
這時候,與其讓孩子「暗中摸索」究竟如何與異性交往,
不如我們和孩子開誠佈公地「明里探究」
愛情與性到底為何物。
那麼我們怎麼對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戀愛教育以及性教育,
才能讓他們有能力去追求未來的幸福呢?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
一些父母就開始擔心孩子「不專心學習」,
與異性交往「過多」,甚至產生「戀情」。
社會上經常用「早戀」這個詞
形容青春發育期孩子間產生的「戀情」,
有些父母如臨大敵,
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戀愛會帶來很多問題,
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等。
何謂「早戀」?
「早戀」一詞只在中國被廣泛使用,
它並不是一個正式和專業的詞語,
沒有科學的界定。
在我國,沒有法律規定人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戀愛,
也沒有權威的專業機構制定標準,
告知人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戀愛。
當個體處於青春期,
下丘腦促進垂體分泌較高水平的促性腺激素,
進一步促進女孩產生更多的雌性激素,
男孩產生更多的雄性激素,
身體加速發育,第二性徵出現。
性激素的分泌使得個體更加敏感於他人的評價,
容易對同伴產生勝過友誼的好感。
少男少女開始關注異性,
有些人還會產生對某個特定異性的喜歡或愛慕之情,
這都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當然,有人可能會對同性產生喜歡的感覺,
也有人會對同性、異性都產生喜歡的感覺,
這種喜歡源於人與人之間的吸引,
即接近某人的渴望。
顯然,將青少年由於正常生理和心理發展
而有的青春期的情感歸為「早戀」是不科學的。
我們都知道,
兒童發展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又叫關鍵期),
有音樂學習的敏感期,有運動技能學習的敏感期,
而青春期正是人際交往學習的敏感期。
孩子在與同性和異性的交往中,
學會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
學會理解別人的願望和情感,
學會尊重,學會接納,學會拒絕,
學會處理矛盾和衝突,
學會不傷害自己和他人。
如果我們人為剝奪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機會,
就會使孩子難於學到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的技能,
將來也難於應付擇友、戀愛、結婚和處理婚姻內關係。
我們建議父母把青少年之間的情感交流,
當成是人生路上某種特殊的訓練和準備,
目的是為了以後更加美好的生活。
換一個角度來看「早戀」,
就會發現其實它並非我們想像得這麼「壞」,
似乎還有諸多好處:
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和獨立能力;
熟悉與學習戀愛;滿足渴望接近異性的心理;
緩解學習和生活的壓力,獲得更多的積極情緒;
培養勇氣與承受挫折能力;增強自信;提高情商等。
情感交流和交往是青少年人格成長的必經之路,
也是他們未來戀愛、擇偶、結婚的早期訓練和準備。
父母在關心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
不妨多關心孩子的人際交往,
和孩子談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包括性的話題,如交友、戀愛、婚姻等。
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
可以告訴孩子在處理青春期情感應該注意的事項:
首先,應該讓給孩子知道,
青春期的人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
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讓他們更加關注自己,關注朋友,
關注與人的交往和感情,甚至是愛情。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關注電影和文藝作品中的愛情,
認為美好的愛情就應該是轟轟烈烈的。
這時候要告訴孩子電影和文藝作品中的愛情來源於生活,
但會有藝術的加工和渲染,
現實中的愛情有時比電影里的更複雜,
讓孩子對愛情有一個正確認識。
第三,在情感交流中要互相尊重。
告訴孩子,如果想對喜歡的人表白,
要溫柔地、禮貌地、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如果對方沒有接受,那也很正常,
不能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感情,
那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兩個人互相喜歡的愛情才是完美的,
如果別人不喜歡你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第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護好自己。
在與異性的交往中,要做到不傷害別人,
同時也要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注意保護自己。
比如,避免夜深的時候在偏僻的場所單獨見面。
其實,很多時候,
那些「早戀」造成的危害主要不是因為「戀愛」本身,
而是來自多方面(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嚴厲管制和打壓,
使得「早戀」的學生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壓力與矛盾,
使得注意力分散,志趣和目標發生改變,
產生一系列消極後果。
楊瀾曾經表示支持自己女兒「早戀」,
並開導其他父母:
「以我的角度看來,支持早戀是對愛的一種接納和尊重。
早戀是一種朦朧的、單純的、相互的愛慕和欣賞而已,
它油然而生非常純潔。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橫加阻止,
這是在逼她走向極端,
並且這種感情不就是人生中應該追求的麼?
我們需要的只是正確的引導。」
面對孩子青春期情感的正常需求,
我們真的不必如此執著於打壓和扼殺,
不如讓孩子有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通過性教育,為孩子提供足夠的信息,
讓孩子自己根據獲得的這些信息,
來做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作為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的是理解、引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