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別再教育孩子「爸媽賺錢不容易」了,其實孩子心裡很累的!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有一次,在速食餐廳用餐,偶然聽到一段這樣的對話。

一位衣著看上去有些寒酸的父親,
帶個孩子走了進來,點了一個套餐以後,
孩子臉上帶著藏不住的笑容,
並開心的問了父親:「爸爸,你要不要也吃一點呀!」

沒想到父親直接回了孩子,
「不了,你吃這一餐,已經花我一天的飯錢了,你吃就好。」
在腦海中,是不是也浮現出熟悉的畫面呢?

很多人小時候都經歷過吧。
父母對我們說,養育你,供你讀書,多麼多麼不容易;
全家省吃儉用,才給你買了新書包新衣服;
這個水果一斤就要多少多少錢,
媽媽一口都捨不得吃,都給你留著呢!

是的,工作、房子、養老……
一座座大山壓在父母身上,很難有哪個家庭覺得自己“不缺錢”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給孩子,
自己受點委屈也沒有關係。

336x280

我們希望告訴孩子,賺錢不容易,
也希望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但是,這些話要不要這樣對孩子說,說了會達到我們的目的嗎?

恐怕很難。

家庭教育中,
有一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犧牲感”。

為孩子做出的付出,明明是自己主動的、願意的,
也總覺得自己很不容易、很偉大,
希望孩子能領受到自己的“犧牲”。

336x280

孩子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敏感的小動物,
你回憶下,這種“犧牲感”,讓你產生感恩的背後,
是不是還有一種比感恩,更充沛的感情叫“虧欠”和“負疚” ?

孩子打從出生,最親近、最愛的就是爸媽,
長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都會不知不覺的把這個責任感,
背負在自己身上,認為爸媽會沒有錢,
都是因為花在「我」的身上,
自己不應該再奢望什麼才對。

長期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想要新玩具,孩子會想,
媽媽賺錢很辛苦,我不能再給她添負擔;
工作時,遇到黑心老闆很想辭職,
害怕父母為自己擔心,還是選了默默忍耐;
剛交往不久的另一伴提出發生關係,
很想抗拒,又怕對方傷心,不敢說不。

336x280

從小到大孩子,
已經太習慣為別人著想,
承擔著別人的情緒,就算自己受盡委屈,
也要讓對方開心,不願意為任何人添麻煩,
習慣替別人的情緒買單,最後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另一種情況,
則是徹底成為一個叛逆的“熊孩子”,
為了逃離開父母帶來的羞愧感、負疚感,
乾脆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我就不領你的情,這樣我心裡還好過一些”,
其實是叛逆孩子的心裡話。

那麼,難道要隨時隨地的滿足孩子,不讓他了解家中的財務情況嗎?

當然不是。

對金錢的得來和支出是孩子“財商”的必修課,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應該從小就參與家中的重大事項,包括財務情況。

問題的關鍵是,
如何處理“收入不佳”和“滿足孩子”這兩件事的平衡,
不要讓孩子從小就背上重重的包袱。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