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樣想不好,可是做不到啊!」只要一招!徹底幫你擺脫負面思考!
“你會不會把壞掉的食物放入冰箱?”我問。
“當然嘛不會,我又不是‘阿達’!”在大學擔任教職的個案順勢比了大腦。
“很好!現在請你將冰箱想像成大腦,壞掉的食物比喻為不好的想法。”
“醫師,我懂了!不好的想法不要一直放入大腦,您的意思是這樣吧!”個案露出會心一笑(果然是教授)。
“這個道理我都知道,可是腦中常出現令我不安焦躁,甚至憂鬱的想法,我也想不要這樣想,卻無法停止不舒服的想法出現,您告訴我該怎麼做?”教授補充。
為什麼都說知道,卻無法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人類本能為了規避危險,未雨綢繆地提高警覺性,便以“有危險”“小心”“我會受害”“我應該…”等字眼來提醒自己,久而久之,這類與情緒相關的字眼占據大腦,一旦危機來臨,自然出現你平常無時無刻演練的自動式想法(Automatic thought),而那些通常都是負面的!
再回到冰箱,個案期待又視為理所當然的要治療師提供迅速有效的解答(畢竟他們可是花了大錢請專家幫忙),對沒有經驗的治療師,在個案的壓力下,可能很早就棄甲投降,做出不夠成熟的建議“你要多運動、曬太陽、要好好吃藥、出去走走、換個磁場!”
我要強調以上建議都很棒,都是好的食物,都對個案很有幫助。
然而問題來了,對於一台塞滿腐壞食物導致空氣無法對流的冰箱,該怎麼處理?
塞進更多好食物,然後跟著一起腐敗?
還是把冰箱清理干淨?
答案不言可喻,把壞掉的食物清出來吧!
不過,你必須先決定哪些食物是不要的,也就是哪些想法是沒有幫助的(Unhelpful Thought, UHT),白話一點,哪些想法是“這樣想不會比較好”。
把UHT一個接一個辨識出來,然後豪邁地跟它們Say Bye-Bye!
因此,在要求治療師給建議(好食物)前,可能要先回家清理冰箱(大腦),把空間挪出來,再來談好食物在哪里。
然而,看似簡單的道理,為何多數人還是做不到呢?
練習不夠是唯一的答案,光說不練,知道做不到是通病,而讓練習變簡單得方法是“練習,練習,再練習”,以練習負面想法的熟練度來培育好的想法(替代性想法,2nd Alternative thought),假以時日,正面想法如影隨形跟著你,你的冰箱冷度夠又省電,食物常保新鮮,何樂不為!
沒想到竟是這樣!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點個讚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