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妻「自蓋霍爾的移動小木屋」舒適到「都市兒女都來住」!晚年哲學人人稱羨啊!
你覺得住的怎麼樣、房子大小就可以足夠衡量是否「住的好」嗎?
但重點應該是看自己重視的是什麼,是也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啦!
不過啊~有句話說得很好:
「大房子有大房子的生活哲學,小房子也有小房子的生活哲學。」
原本住在台北的謝東興和太太,退休後和許多人一樣,開始嚮往回歸田園的生活。
不過,他們的田園生活卻有些與眾不同:擁有4000㎡土地,卻只造50㎡的房子。
為了實現田園生活,謝東興花了三年時間找到了台中一片1300坪(大約4298平方公尺)的土地,這裡距離市區只需30分鐘車程。
你以為買了地之後,他就開始大興土木了嗎?
恰恰相反,他考慮了很久,決定建一棟50㎡的可移動木屋。
謝東興無意中發現國外流行著一種叫tiny house的房子,這種小型的房子簡潔便利,方便移動,很受歡迎。
在看了無數資料之後,他決定自己動手設計一棟這樣的可移動木屋。
可移動木屋是不需要挖地基的,只要注入6根水泥地樁,整個框架用鋼材組成,非常結實。
謝東興覺得這是對土地更溫柔的一種居住方式,不會傷害土地,也隨時都可以更改消除。
謝東興不喜歡水泥的房子,也不喜歡鐵皮房子,所以他選擇了木頭,「木頭比較好加工,非常環保與健康」。
於是從房子到傢具到器皿,都用木材。
他覺得木材是最親近人的材料,是有生命的材料。
大部分可回收的建材,不引入化學污染。
同時內部精心設計的排廢系統,不破壞環境還支持在房屋的周邊自給自足開闢一個菜園。
很多人都想不通,明明不差錢,為什麼要住這麼小的房子呢?
實際上,謝東興自己造的移動木屋,遠不不是想像中那種簡陋的小房子,而是絕對保證居住質量的。
比如屋頂是塑鋁板,外牆是檜木,而且全都置入發泡隔熱材料,還預留空氣層設計,既能夏天隔熱,也能冬天保暖。
謝東興說,因為房子本來就不大,如果屋裡再有太多牆壁,就會更窄,所以兩層都很通透。
而且房子裡也保留了空氣層,搭配室內加裝循環扇帶動氣流,可保持降溫也促進新鮮空氣循環,也因此,即便室外是艷陽高照,屋子裡照樣十分舒爽~
此外謝東興還建立了「固、液體循環回收」的排廢系統,將廚餘和糞便成為堆肥桶的有機肥料,廚房、洗衣廢水和尿液進入灰水系統以便稀釋澆灌。
這意味著在這裡生活,除了享受像種種花草一樣的樂趣,還可以吃到不打農藥和化肥的新鮮食材!
謝東興和太太給自己的餐廳加廚房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三喜食堂。
三喜食堂所在的這個15坪(約50平方米)小木屋裡沒有客廳,單是廚房和餐廳就佔據了木屋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廚房全部用電和電爐,沒有燃氣也沒有油煙。
整個廚房完全開放式,櫥櫃也全都是有空隙的金屬架,而不是密閉的櫃子。
謝東興的太太說,之所以做成這麼「簡陋」的款式,是因為做成開放式的櫥櫃,反而通風透氣,不會有惱人的蟑螂。
房子裡沒有客廳,也是以家人居住的舒適度為第一考量。
但如果有客人來,這個餐桌就是最好的待客區,大家可以在這裡泡茶聊天。
小房子也要有美感,餐桌處正對著特意設計的取景玻璃窗,大家坐著,就能看到外面的雞在吃草,風吹過樹。
相比餐廚空間的「闊氣」,謝東興和太太的卧室就顯得「窮酸」多了——只有一張1.5m寬的雙人床大小。
謝東興和太太都覺得,睡覺的地方不需要多餘的空間,一張150公分的床,很夠了。
於是卧室被設計成榻榻米形式,只有150公分寬,真正的只有一張床大小。
床頭設計了收納櫃,可以將白天用不到的被子等收起來,保持空間整齊。
床下也是儲物空間,可以放一些平時不常用的物件。
謝東興說,真正的好的房子,越來越小,真的用到的地方大概就是躺下來這個位置。
最讓人震驚的,其實還是房子的浴室。
本以為這樣小的房子浴室想必是注重功能性的空間,卻沒想到浴室十分驚艷!
衛生間不僅既可以淋浴,也可以用木桶泡澡,而且十分寬敞明亮,不得不說在這樣的環境泡澡,也是很復古的享受。
而且很有閒情逸緻的夫妻倆還在院子裡的荔枝樹下建了一間桑拿屋,讓大家都可以享受!
謝東興說,他想要回到鄉下的原因是戶外空間非常大,他不想用大型建築去破壞這樣的自然狀態。
而且他始終覺得,人生活所需的其實並不多,睡覺也不過三尺地。
能夠在一個空間合理的小房子裡調度自己的生活,才是最理想最便捷的狀態。
這是一種生活的哲學。
屋內的空間足夠他們生活,屋外就更是任他們折騰了,夫妻倆種了很多蔬菜,每天家人吃飯就從菜地採摘新鮮的蔬菜。
他們還養了雞,謝東興的太太說,感覺現在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退休是另一種生活的開端。
退休往往意味著已經持續幾十年的生活方式突然地改變,突然失去工作,失去了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許多人變得茫然、變得失落,變得不知所措,甚至很多人都說老年生活孤單。
謝東興和太太也不例外。
體在衰退,不可能像以前那麼拚了,但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於是他們才決定學著其他朋友,準備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鄉下尋找一種更閒適的生活。
謝東興的太太說,當初買這塊地的時候,女兒對說住在鄉村裡只有你們這個年紀的人才會這樣想,年輕人才不會。
結果沒想到,女兒也沒有逃過「真香定理」後來乾脆也住了過來,還和媽媽說,覺得小孩還是要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才會比較開心。
兒子兒媳從國外回來也一併搬來住了下來。
當然,這一切也並沒有那麼容易。
謝東興設計的木屋其實是可以快速複製的,所有組件都系統化,還能變化房子樣式,一般3個小時就能吊裝完成,一天就能入住。
他後來又陸續建了幾棟小木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跟他們一起,住進成本低卻又舒適的移動木屋裡。
但他發現,自己太「天真」了。
「最開始就想鼓勵大家來這裡生活,給大家提供房子他們就會留下來。
結果很多人都只是說說,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又沒有人來」。
謝東興發現大家只是來住上兩天「過過癮」,滿足一下好奇心。
大部分人對農耕的生活還有很多疑問和實際的問題。
他意識到將來如果想推廣這樣的生活方式,還有許多很務實的事情要解決。
於是這裡也成為了他新的工作和事業。
如果說早期打拚事業是以利益為導向,現在的謝東興則是把自己對田園的夢想轉為事業與退休生活的發展。
而隨著不斷地嘗試,他們也從一周從台北來住兩天逐漸變成一周住三天、四天甚至忘記自己在這裡待了幾天……
謝東興夫婦說,只要自己過上讓孩子、朋友羨慕的生活,他們也自然而然會來到這裡。
網友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現在居然有這樣子的居住方式~
不過也是有人提出了其他的想法跟問題:
「這應該是無法申請使用執照,才用的變相蓋屋手法…?」
「真美好生活方式,晚年幸福快樂讓人嚮往,羨慕!!太讚了!!」
「1300坪離市區30分鐘欸」
「月薪不到三萬看了覺得好累」
「那也要有钱才做的到不是嗎?」
「有錢真好,退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有閒錢多到兆,才能蓋了又拆啊」
「我曾經也想過,等孩子大了,
我也可以有這樣清閑的生活,無奈只是我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