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做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因果很重的「8句話」,千萬不要亂講!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古人說:「覆水難收」。
講話就像潑水,潑出去的水無法再收回,
講過的話也一樣收不回來,
所以一句話要出口以前,不能不慎思。

講話是一門藝術,
即使講好話,也要顧慮不能「洗臉礙了鼻子」,
你講這個人好,得罪了那個人,話就講得不夠高明了。
講不好的話,讓雙方聽了都不高興,當然就更不能講了。
不好的話不能講,有些什麼話是不能講的呢?

一、喪志的話不能講
有的人經常喜歡講喪志、洩氣的話,
其實人生應該接受別人的鼓勵,
即使沒有人為我打氣,也要自我鼓勵。
自己不鼓勵自己的志向,
反而講些喪氣的話,當然就會自甘墮落。

二、負氣的話不能講
人在生氣時,往往不自覺的講出負氣的話來,
有時是傷害別人,有時也傷害了自己。
人在受氣的時候,
最好是保持冷靜,不要隨便發言,
因為氣頭上所說的話,往往很難聽,因此不能講。

三、抱怨的話不能講
人在不滿意的時候,
經常說出一些抱怨的話,
怨恨主管,怨恨朋友,甚至怨恨家人。
你經常講抱怨的話,
被別人聽到以後,借題發揮、搬弄是非,
說你要對付這個人,要對付那個人,
最後自己自食苦果,何苦來哉?

四、損人的話不能講
有的人輕浮,對人不夠尊重、包容,
經常在言談之間講些損人的話,
有時候是損人利己,有時是損人不利己。
語言損人是一時的,
但自己的人格被人看輕,所受的傷害是永久的。

336x280

五、自誇的話不能講
有的人在言談之間,
喜歡宣傳自己、自我標榜、自我誇大,
別人聽了必定不能認同,
所以自我誇大並無實益,反而自我損傷。

人要偉大,必須做出一些偉大的事業;
偉大是要別人講的,
不能自我稱大,自我還是謙卑為好。

六、不實的話不能講
佛教的「五戒」,「妄語戒」是其中之一。
妄語就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的說非、非的說是」,
也就是所謂「說謊」,是不實在的話。
「狼來了」的謊話說慣了,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本來只有「一架飛機」,說成「十一架飛機」,
到最後變成「九十一架飛機」,
這是多麼可怕的謠言,這就是不實的話。

七、機密的話不能講
人事之間都有很多機密,
包括家庭的、公司的;
業務有業務的機密,國家有國家的機密。

現在各個國家都很重視機密保護,
如果你洩露了機密,會受到嚴辦,要負很重的刑責。
所以,人應該養成不隨便亂說機密的習慣,
你要對外發表機密之前,
先要想到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
知道嚴重性,就不會胡亂開口了。

336x280

八、隱私的話不能講
每個人都有隱私,
自己的隱私當然不希望被人知道,
別人的隱私自己也不能講。
就算你揭發別人的隱私,沒有引起對方反擊,
但已暴露了自己不厚道的性格。

人住房子,不但為了遮陽蔽雨,也為了安全,
最主要的,是為了保護隱私;
人穿衣服,一方面是為了保暖,
同時也是為了遮羞蔽體,掩藏自己的私密。
所以人要互相尊重,不可以暴露別人的隱私。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不說別人的過失,這才算是真正修道人。
真正修道德、做學問、用功夫的人,
他懂得如何說話,他懂得化敵為友,
化冤為親,不與一切人對立。

《無量壽經》教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不要去譏笑別人,不要說別人的過失,
真正修道人要從這裡修起!
人家有好的地方,我們要讚嘆,要表揚,要向他學習。
人家有不好的地方,我們要給人家隱藏起來。

好的善的儘量宣揚,壞的惡的儘量隱藏。
這樣用心才與佛心相應,才與道相應!
大家這樣在一起修行,每個人都只找自己的過失,
不尋求別人的過失,這樣才能安定人心,
這樣大家才能真正和睦相處,修六和敬。

336x280

希望我們學佛人、念佛人、修道人,
永離惡口,永遠不說粗魯、
傷害別人、沒有禮貌的言語。
對人不要粗魯,對事對物都不要粗魯,
對一切東西都要有愛惜之心!
尤其是說話,一張嘴巴兩片皮,常說美好善良語。

說話不要造口業,
造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要墮拔舌地獄。諺語常說:「禍從口出!」

經常說別人過失的人,
他的嘴巴很臭,口裡氣味很臭,俗話說的「口臭」。
經常說別人好處、恩德的人,
他的嘴巴很香,常出清香,青蓮花香。
這就是相隨心轉的道理!

說壞話,如口中吐出咬人的毒蛇。
說好話,如口中盛開香潔的蓮花。
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不說別人的過失,不打妄語,不亂說話,不造口業,
我們將來的舌頭伸出來才能舔到鼻尖,
才可能把臉蓋住,將來成佛才有如來的廣長舌相!

我們要為自己的言語負責任,
要牢記佛的教誨,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只有自己真正斷惡修善,依教奉行,
才能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