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孩子性格的關鍵期,「4個毛病」別慣著,孩子塑造好性格!
在我們的文化裡,
有一句中肯的俗話是這樣說的:
三歲看老。
這說明我們能夠透過一個人三歲時的行為舉止,
就能夠知道將來這個人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換句話來說,
現在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他一生的行為習慣。
雖然看上去有些絕對,
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
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環境達到的,
可是絕大部分人群都會更相似於以前養成的行為習慣。
也正是因為三歲左右的孩童,
主觀意識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不顯著,
不過在於但是潛在意識的行為,
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的引導方式不對,
很容易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行為表現。
比如某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性格、自我認知等,
所以如果家長在孩子這個潛在意識的培養階段,
能夠和家長一起配合的好,
很大程度上能改善孩子未來的發展軌跡。
所以作為一個寶媽,
該怎麼樣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陪孩子一起注意,
一些必要的關鍵問題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哪四個方面"使勁管"能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吧!
3~6歲是孩子性格的關鍵期,
這4個毛病別慣著,不糾正將固定一輩子
1、不達目的就哭鬧
很多寶寶在初接觸世界之後就會產生對某種吸引力的渴望,
以前想要個玩具順手就來,想要個零食立馬就給。
但是隨著家長希望能夠正確的塑造寶寶的人格,
就開始強制控制寶寶的要求。
比如禁止玩耍玩具、按時吃飯、不要吃零食等。
但是寶寶一開始的需求得到滿足,
到成長後需求得不到滿足,
那麼他就會呈現另一種負面狀態。
寶寶會使用哭鬧的方式來獲得解壓,
因為人類的自然反應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就會採取哭泣、憤怒等方式解壓。
而這個時候家長只要把玩具和零食給孩子,
孩子日後便會效仿這種方式繼續"控制"自己的父母。
所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這方面的需求一定要嚴格控制,
這樣寶寶的性格才會有所收斂。
2. 愛撒謊
很多家長認為嚴厲的管教會阻止孩子產生錯誤的行為,
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當家長的束縛在孩子身上逐漸增加時,
孩子便會採取欺騙的方式來獲得父母要求的滿足。
比如寶寶喜歡吃餅乾,
但是家長用嚴厲的說法"不許你吃!"。
此時寶寶會在內心產生逆反心理,
但是礙於家長的嚴厲也不敢真的去做這件事。
所以他們會偷偷的在背地裡完成"偷吃餅乾"的行為,
但當家長表示是不是孩子偷吃餅乾的時候,
孩子都會採用撒謊的方式逃避怪責。
3.發脾氣摔東西
這是"哭鬧"的升級版,
一般"哭鬧"只是人自然對不開心的反應現象。
但是發脾氣摔東西則是"哭鬧"程度的極端了,
因為不開心的程度達到某種高度,
因此才會使寶寶會產生這種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是因為之前家長的寵愛,
由於沒有及時制止"哭鬧"現象,
而把矛盾轉向了發脾氣摔東西的程度。
一旦寶寶得不到她想要的,
她就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敵視反應。
通過摔東西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已經有這樣的現象,
那麼請一定要好好關注!
4. 對長輩沒有禮貌
有一種親子關係確實是沒有界限,
雙方彼此像朋友無話不談,無事不說。
但是這種也僅僅是對親密的人,
對陌生人或者比自己大的叔叔阿姨,
都需要表示出該有的禮貌。
因為老一輩帶孩子的居多,
很多爺爺奶奶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叛逆程度,
同時不禮貌現象就會油然而生,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不要嚴厲訓斥,
而是換角度溝通獲得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孩子從出生到2歲的時候,
自我意識才慢慢成型,如同一張白紙一樣,
會學著父母,孩子未來什麼性格,
多數取決於做父母的。
然而很多家庭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要把握住孩子性格的年齡階段,
打牢基礎,培養孩子不自私,懂禮貌,不撒謊的好習慣,
這樣才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
成長的更快,在學校學習成績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