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一、有一對不讀書的父母,是孩子的悲哀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家長,打麻將成癮,家裡牌桌林立,牌友破口大聲,甚至煙霧繚繞。一邊喊著:碰!吃!胡!一邊催促孩子去念書、去把功課寫完,將來考個好學校!更多家長是手機不離手,玩得目不轉睛,激動的一秒鐘都不能分心,整天盯的手機裡的螢幕世界,卻又要求孩子「認真讀書」,這不是一種很匪夷所思的現象嗎?

父母自己不上進,卻要求自己的孩子愛學習
一份來自青島教育局教育品質檢測結果的調查顯示,父母讀書與不讀書直接影響孩子的高考成績。該調查的資料(共抽取13680名四年級學生、11734名八年級學生、4851名普高二年級學生、3460名中職二年級學生、抽樣學生所在學校共16412名教師、904名校長以及32147名學生家長)顯示,父母的榜樣作用影響學生的讀書習慣,對學生知識拓展有很大幫助。

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50.4%-71.3%的父母在家中常常讀書,這些家庭的孩子語文成績表現更好。以八年級為例,家長極少讀書的家庭學生語文成績為484.13分,家長經常讀書的家庭學生語文成績為514.58分,二者相差30.45分。

大多數人喜歡看書出自於探索知識和提升自我,或是給孩子做個榜樣,產生的學習動機。而孩子的讀書習慣正是家長潛移默化中得來的,有了「動機」孩子也會更有努力的動力,孩子有了「動力」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所以,孩子的學習動機,是需要各位家長來慢慢培養,非一日促成。

親子教育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及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具有這種動機因素的孩子能夠刻苦努力,戰勝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取得優異成績。

研究發現人的成就動機從幼兒時期已經開始,並且與孩子從小接觸的文化所處的家庭環境,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低及一貫要求有關。如果當地的文化或者家庭對孩子有比較高的要求,孩子受這種環境影響,長大後就會有比較高的成就動機。

336x280

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教師,父母是否愛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二、在「閱讀迴圈圈」中,父母要成為那個有能力協助的人
兒童的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是如何培養起來的?家長在其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知名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出了令人矚目的「閱讀迴圈圈」理論。

此迴圈圈由「選書」、「閱讀」及「回應」三個環節組成,一本好書,一段愉快的閱讀經驗,將為讀者開啟下一段閱讀旅程,周而復始,生生不息。迴圈圈描述了一種理想的兒童閱讀狀態,它的中心是有協助能力的家長,即愛閱讀知道如何選書、共讀、回應孩子的大人:

「不閱讀的孩子是由不閱讀的大人造就的。我們的圖書資源也許貧乏,圖書儲備太少或者受損了,或者我們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可是還有一件事可超越這一切。一位虔誠的成年閱讀者,一位懂得孩子們需要什麼的成年人,他才是閱讀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閱讀迴圈圈

336x280

一個愛讀書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貴人。他讀過的書,不僅滋養了自己,還影響孩子一生的三觀。

三、為了激發孩子閱讀,新生代父母如何以身作則?
父母愛讀書,在孩子的心裡播下閱讀的種子。當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日漸成長,就會發展成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兒童時期一旦養成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書。讀書如此重要,已經成為教育子女必不可少的修為,那麼,一手工作一手育兒的父母,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

1.育兒即育己,父母閱讀習慣的養成從親子共讀開始
「閱讀」涵蓋了「閱讀時間」、「聽故事」與「自己閱讀」。換言之,還必須確保孩子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並竭盡所能讓閱讀紮根生活。

在美國,許多中小學一直推行著「持續默讀」的閱讀教學方式。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取10至15分鐘時間,在教室內由學生自行挑選想看的書籍、雜誌或報紙閱讀,教師不提問,不要求寫讀書報告,也不進行任何分數記錄,其教學效果成績斐然。

大量研究證實,為孩子朗讀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因素。給孩子朗讀,能夠建立孩子必備的知識體系,引導他們最終踏上成功的閱讀之路。

336x280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沒有捷徑,只有堅持。

2.利用「愛屋及烏」的正能量原理,通過孩子激發父母的閱讀興趣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因為愛孩子,所以想要來瞭解孩子的思想。當孩子對親子共讀的內容有獨一無二的想法,哪怕是十分異想天開或者幼稚,父母都會表示贊同,把孩子當哲學家來看待。如果孩子表示對某一本共讀的書十分感興趣,父母基於「愛屋及烏」的心理,也會愛上某一本書,或者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來重讀某一本書。

在這樣的過程中,父母更加願意通過孩子的角度、通過自己的角度來研究一本書,對讀書會有新的認識和喜愛。遇見打動自己的書,我們往往會熱情高漲、思潮起伏。若書令人興奮,我們會渴望分享內心喜悅;若書令人感動,我們會渴望宣洩心中悸動;若書令人困惑,我們會渴望與人交流探討。兒童也一樣。

3.父母利用「自我價值感」,從內而外感召孩子
讀書會讓父母重新認識和反思自己,提升「自我價值感」,當父母自我價值感提升,在對待孩子方面會變得更加溫和與寬容,更能夠理解孩子。在說話上以前總是用判斷事情,指令的口氣說話,現在更注重細節,更願意說自己的感受,雖然有時候還會犯錯誤,但事後會反省。自己不斷的進步帶給我快樂、自信,通過讀書讓我明白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也是父母自身的問題。

教育孩子更要注意態度方法,還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比溺愛更重要。多和孩子心靈溝通比物質滿足更有益,讓孩子身心健康。我會努力做好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樣在一次家庭教育的分享會上,很多媽媽說出了自己通過讀書所收穫到的美好改變。

父母熱愛讀書,多讀書,可以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子女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好的家庭教育,離不開熱愛讀書的父母。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