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講的是道理,我需要的是情感!」長篇大論,不如給我一個擁抱!

01.
有不少的女性朋友吐槽,說和老公溝通挺困難。
比如,上班要早起,想和他談談心裡的煩悶和各種不舒服,
對他說,我不想起床上班怎麼辦啊?他立馬就回答,那就請假啊。
頓時,心裡一陣失落。
其實,女孩需要的不是直接告訴她請假這個方法,
而是希望他能夠理解她此時心裡的煩躁和困頓,
能夠看到她精神上的壓力和疲乏。
當男友以為她需要的只是方法時,
就很難真正理解到她內心的情感狀態和需求。
溝通的誤解由此產生。
我需要的只是你看到我的感受,
而不是各種大道理和大方法。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解決專家,
當對方試圖向你表達他的低落無助狀態時,
他已然把你當成了信任的朋友,
而你暫時的情感支持或許就能幫助他度過難關。
如果男友換一種方式回答女友,對她說,
這麼早就要起床去上班,真心不容易啊。
我也常有這種時候,讓我抱抱你,給你點支持好嗎?
這樣的表達,其實就給到了女友需要的情感支持。
這不是講道理,而是共情力的體現。
02.
在短片《同理心的力量》中,形象的介紹了這種共情力,也叫同理心。
短片說,同理心可以激發聯結,這種聯結是存在於
人際關係中心靈層面的觸碰。就像一朵花搖曳另一朵花,一棵草觸碰另一棵草。
護理學家Teresa Wiseman 提出了四種同理心的特質:
1. 接受觀點
2. 接受他人觀點的能力
3. 認同他人觀點即為他人的事實,不加評論
4. 看出他人的情緒並嘗試與之交流
為了更具體的了解同理心,短片刻畫了一個場景,
假設有人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四周漆黑一片。
他從底部大叫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然後我們看到了,找來梯子爬下去,站在他身邊對他說:
嘿,我知道下面是什麼樣子,你並不孤單!
這樣簡單的話語充分展現了同理心的內涵。
看到對方被困住了的現實,認同他確實受不了的狀態,
感受到他的恐懼和慌張,不加以評價。
與之交流,表達理解和支持,用實際行動——通過梯子爬到黑洞里,
和他在一起,讓他感覺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所謂的共情,就是捨身處地的和他站在一樣的角度
體會對方的感受,感同身受,但做起來又是那麼難。
常見的做法更可能是你想好心去安慰和幫助,
最後卻讓彼此都感覺更不愉快。
短片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同樣被困在了黑洞里,這時上面來了一個人,
對著孤單一人呆在黑洞里的你說:哇,真糟糕,對吧!
呃,你現在想來點三明治嗎?然後他就邊說邊吃起來了。
可想而知,這時困在洞里的你感受到的
也許是來自旁觀者的冷漠和事不關己,
這會讓自己更加的絕望。
因為,你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嘲笑,
而是有人能夠和你產生聯結,能懂得你此時此刻的所有感受。
真正的聯結就是兩顆心在一起。
不是講道理,也不是帶有「至少」的安慰。
就像短片里呈現出來的一樣:
比如,對方說,我流產了。你卻說:哦,至少你知道你還能懷孕。
比如,對方說,我覺得我的婚姻正在破碎。你卻說:至少你還有段婚姻。
比如,對方說,孩子要被學校退學了。你卻說:至少他還是個優等生。
當我們看到別人難受傷心的時候,
總希望做點什麼讓他能夠快點好起來,
所以總想說點什麼來安慰此時不太如意的人。
但這種安慰就是講道理,試圖用理性的分析來趕走此時的失落感受,
其實是對別人感受的否認和不接受。而無助的他其實並不會立刻好起來,
還會因為不會立刻好起來而自責、委屈和愧疚。
但如果,你這樣表達:我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也許我說什麼都很無力,但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對我講這些。
他會感覺到你真正看見了他而和他有了精神的聯結。
而真正讓事情好起來的就是這種人際間的聯結。
這種情感和感受被看見了,任何道理都會遁形。
有個同學談論起剛畢業那段艱辛的歲月。
由於剛從青澀的校園走向職場,面臨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
加上工作又很陌生,既要學習新的東西還要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
常常加班到深夜。在她快撐不住想要放棄的時候,她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她給父親講了當時的感受,焦慮、不安又迷茫,不知道怎麼辦?
父親沒有多說,只簡單的幾句話:
乖女兒,工作太辛苦了不要委屈自己,大不了回家來爸爸還養得起你。
她說,她聽完父親說的話,頓時沒有那麼慌張,
可能是來自於父親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無論發生什麼,
她還有自己的家庭做後盾,累了倦了可以回家。
正是父親給了她這種精神上的托底,讓她在那樣的環境里堅持了下來,
並且一做就做了10年,現在的工作狀態早已得心應手,輕車熟路。
她說,如果父親當時只是給她講道理,讓她忍耐,
講那些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的大道理,
也許,她真的會逆反,而沒有堅持下去的毅力。
03.
還記得一個諮詢師同行講過一個小故事,她說在妹妹家做客,
一大早妹妹要去上班,讓她照顧一下小侄兒。誰知道,
侄兒眼睛一睜就找媽媽,要媽媽,哭得稀里嘩啦。
她想了好多辦法來安慰侄兒,講各種道理,
比如媽媽必須要上班之類的話。可仍然沒有任何效果。
後來,她安靜下來,想到了共情。
她嘗試去理解侄兒早上見不到媽媽的那種
失落,對孩子說:寶貝,是不是早上見不到媽媽你很傷心啊?
他使勁的點點頭。然後繼續哭。
又說:嗯。我抱抱你,好嗎?我陪你哭一會。
誰知,他一會就止住了哭泣。這位同行也親自試驗了一次同理心。
常常有人說,老師,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是的,我們知道很多育兒的道理,可面對孩子時仍然雞飛狗跳。
我們知道很多婚姻的道理,可在和愛人相處的過程中仍然心疲不堪。
我們知道很多人際關係的道理,可是仍然處理不好和父母的關係。
這是為什麼啊?
原因其實沒有那麼複雜。道理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我們需要的並非是什麼大道理,而是情感上的關愛、理解、支持、共鳴。
這是一種心靈漫步,是按著節奏跳起的雙人舞,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琴瑟和鳴。
所以,當你真正的看到那些因為抑鬱情緒而備受折磨的人,
千萬不要用所謂的道理去評價別人,怎麼可以那麼弱不禁風。
你不曾經歷別人的痛苦,又怎能頤指氣使。
即使沒有共情的能力,也要保持起碼的尊重。
所以,當你的女友在你面前呈現她的焦慮、
擔心和對關係的遲疑時,千萬不要用所謂的道理指責她想得太多,
或者要求她別那麼想。站在她的角度和她呆一會,
深情相擁,就是她此時需要的最好表達。
其實,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是,
男人更注重事情的邏輯性,而女人更注重情緒。
也就是說,男人在一件事上需要把道理分析的明明白白,
而女人,需要的是被安慰,被關懷的情緒。
給男人一點忠告
在講道理的時候要調整好你的情緒,是真的情緒不是裝的很隱忍。
女人比你想像中的要敏感的多的多。
你的任何細微的表情或者語氣都會讓她浮想聯翩。
就算你覺得女友這麼做是錯的,或是不是什麼大事
你也要說服自己女友真的很痛苦,
即使這件事確實沒有做好,或者確實是她的缺點,
也不要用我要去教育她的態度去跟她講明。
而是,覺得她很可愛,或者跟她一起探討的這種心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道理非說不可嗎?
如果是吵架,難道非要爭個對錯嗎?
如果不是吵架,那麼你確定你的道理就是對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兩個人相處,要學著接納別人。
跟女人,少講點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