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教育孩子,社會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年紀小,絕對不是犯錯開脫的理由!
父母這兩個字,背後的重量何止千斤。
在錯誤面前保護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
跨年的那天,我與母親出去散步,
有幾個小孩大約是玩瘋了,
竟對著路人丟石子,砸中了母親的肩膀。
我轉過身去,責備那個不懂教養的熊孩子,
說是責備,其實也不過是好聲好氣的說教兩句。
誰知他的母親立刻跑了過來,把孩子護在身後,
也不問我母親傷得如何,只是維護自己的孩子。
「我看老人也沒啥事,你們別想著訛我們,
而且我兒子還小不懂事,有啥事你沖我來。」
看著她口水直飛的樣子,
我冷靜下來,帶著母親轉身離開。
「今天我不教育他,你也不教育他,
日後總有人會狠狠教育他。」
這是我當時心裡唯一迴響的一句話。
孩子年幼,父母的呵護是職責所在,
但年紀小,什麼時候成了為錯誤開脫的藉口?
在我看來,強調在錯誤面前保護孩子的家長,
無異於耍流氓,
其行為的實質就是將孩子推向深淵。
因為憐愛子女而不忍教訓,是要不得的溺愛。
而有些道理,如果非要等到孩子親自領會,
代價往往是極為沈重。
縱容孩子的下場,
卻是侵犯其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安全。
在網上,也有很多關於熊孩子的文章,
每次翻開,你甚至會難以相信一些讓人後背發涼的惡行,
竟是出自於幾歲的孩子。
有位網友便曾在文中提到他親眼目睹一個小孩差點害慘一條人命。
當時那個小孩吵鬧著肚子餓,
恰巧旁邊的年輕女孩提著雞排,
他的母親便讓孩子去索要。
那熊孩子便真的上前糾纏,女孩自然拒絕。
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到此為止,
誰知地鐵飛速進站的時候,
那孩子竟掙脫了母親狠狠推了一把女孩!
不分對錯的保護孩子,根本配不上父母兩個字!
幸好當時有人抓住那位即將栽下站台的姑娘,才免於慘劇。
發生這些後,那個小孩卻被媽媽拽著,
迅速隱藏在了擁擠的人群中,消失的無影無踪。
有些人總認為一味保護就是盡職盡責,
從不願在孩子身上尋找問題。
對於這種人,我認為他們根本配不上父母這兩個字,
甚至算不上合格的成年人。
稱職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犯錯更不能原諒,
因為這將決定他們的未來。
那些只考慮孩子感受,
所謂的「負責任」的父母,
與鼓勵作惡到底有什麼區別?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寫過一本書《巨嬰國》,
他在其中提到我國的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
這樣的成年人,是巨嬰, 而這樣的國家,是巨嬰國。
體現在親子關係中,便是極容易走極端。
最典型的兩種偏激型親子關係,
第一種便是陳世峰所經歷的,
撒手不管型孤兒式教育。
而第二種,便是武志紅老師所提到的巨嬰式教育,
體現在家長身上便是事必躬親,
把孩子視為巨嬰,而非子女。
西南政法大學大四學生聶霞在平安夜自殺身亡,
起因是考研發揮失常。
而她,正是巨嬰式教育的典型受害者,
從小到大所有重要決定或者選擇皆是由父母完成。
眼看著大四,她即將步入社會,
雙親終於決定放手,聶霞卻陷入了迷茫,
壓力日漸積累,最終抑鬱。
她原本想藉助考研繼續逃避,
沒料到發揮失常,她頓時萬念俱滅,
直接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輕輕一躍,留給雙親的卻是悲痛和無窮的自責,
萬萬想不到盡心竭力為女兒著想反而害死了她。
有些父母,看似負責任,
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獨立和自由。
因為她從小到大都是父母幫她做決定,
聶霞的雙親看似為女兒著想,替她料理一切,
實則卻剝奪了聶霞面對真實生活,
承擔責任的資格。
等到即將畢業,她的父母又決定撒手,
卻不知道這如同把嬰兒丟在野外讓其獨自求生,
孩子又如何能在朝夕間適應?
而有些父母,看似給了孩子一切,
實則卻是直接拋棄了教育的責任。
陳世峰的雙親便是這樣,看上去他活的自由,
實則和「巨嬰」聶霞並沒有什麼區別。
或許他們學到了一切,
卻從沒有在雙親那裡學到如何做人。
為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
首先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做個有素養、獨立的成年人。
那麼如何做一個稱職的「不負責任」的父母?
美國名總統羅斯福的雙親便是出了名的「不負責任」,
同樣是偷竊,同樣是犯錯誤,
他們既不開脫,也不幫忙賠償,
反而讓羅斯福自己解決問題。
著名導演李安也是如此,
他雖然經常陪伴兒子李淳,
引導兒子,卻從不干涉孩子的生活。
這些輕鬆的父母,反而讓孩子大放異彩。
因為父母不作為,羅斯福不得不在小店打工,
努力償還盜取糖果的錢。
此事過後,他明白犯錯必然有代價,
而且必須由自己承擔,開始培養自己的自控力。
而李淳事事都需要自己考慮,無法依賴父親,
他喜歡表演,便刻苦拼搏,
如願被紐約大學戲劇系錄取。
直到進入學校參加交流會,
他的老師和面試官才得知這個年輕人的父親竟是大導演李安。
其實成功人士的父母大多是普通人,
孩子之所以卓越,都要歸功於這些父母清醒的認知。
他們深知未來充滿不確定,
深知對生活負責的必須是子女本人,
深知他們無法幫助孩子做出選擇。
所以這些父母,無一例外會在關鍵問題上選擇「不負責任」。
而孩子們也因此早早學會了承擔錯誤,
從此建立起明確清晰的是非觀,
知道人生應該由自己負責,依靠父母不能長久。
即便最初無法理解,在成為強者後,
這些孩子都會感謝父母的「不負責任」。
在特殊時刻選擇袖手旁觀,不是因為冷漠,
而是為了將稚嫩的孩子推出溫室,
讓他們接受真實世界的風雨,接受歷練和打擊。
這種愛意,不是為你遮風避雨,
而是讓你在暴風雨中能夠站的更穩,飛的更遠。
能夠突破自身情感的不捨和限制,
才是親情的偉大之處。
雖然父母對於孩子的愛,
是無私而且大愛的,
但這樣利弊不分的包容一切,
只不過是驕寵而不是愛!
但我還是要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
只因父母這兩個字富含太多意義,
重於泰山,需要犧牲一切。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有過壞脾氣的時期,
但有了孩子以後即便又是煩躁又是苦惱,
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
等到孩子終於獨立,
到了他們可以享清福的時候,
這些父母反而成了巨嬰,
渴望被關注,恨不得再被依賴幾年。
哪個家長不是這樣矛盾呢?
有很多父母為孩子投注了過多的心力,
為了孩子擔負起所有的責任,
卻不懂得適時的把擔子交給孩子,
讓孩子懂得怎麼樣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些父母很多都是不願意與孩子告別,
太捨不得自己脫離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但人生就是一場父母與孩子必須做出的道別,
哪怕再不捨,我們也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過客。
孩子出生之後,
我們的使命便是確保子女能夠獨自面對這世界的風風雨雨。
最終,我們都將注視著他們承載著我們的希望逐漸走遠。
此生此世,能夠成為家人已是求來的大幸,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畢竟,喜歡是放肆,而愛才是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