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再婚,新郎「單膝跪」請求女兒將媽媽交給他!暖哭網友

社會一直在進步,
台灣也成為一個亞洲第一個能同婚的國家了。
現在人們觀念也是變化相當多,
但是,離婚再婚的男女也越來越多了。
如果再婚雙方都帶有孩子,
那麼如何對待對方的孩子,
讓這個新家庭充滿溫馨快樂,
這可能是再婚家庭面臨的最大考驗。
繼父繼母不好當,有時候再婚夫妻認為他們深愛對方,
因此一切都不是問題。
然而孩子的情緒問題,
並不是孩子的父母之間有深厚感情就能解決的。
這需要兩個成人既為自己也為孩子,
真正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這個新家庭。
再婚夫妻如何處理好與對方孩子的關係,
下面有幾種方式:
1、降低期望。
在孩子的眼中,繼父母是闖入他們家庭奪了他們愛的「敵人」。
繼子女總是把優點集中於親生父母,
把缺點統統加給繼父母。
這個時間一定要提前有心理裝備。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
不要期待孩子們上來就會和你親密相處,
先調整好自己的預期,就會降低再婚夫妻的焦慮和擔憂。
2、愛屋及烏。
你真心愛對方,就會發自內心愛對方小孩。
當女兒摟著媽媽的脖子,眼淚汪汪地懇求著:
「媽媽,我不要後爸爸,
我以後聽你的話,伺候你。」
天下哪個女人能承受自家孩子的眼淚?
這時男方要以孩子大朋友的身份出現,
與孩子一起講故事,做功課,玩遊戲,日久天長,
才有可能得到了孩子的認可。
男方願意嗎?
這是個大問題。
因此再婚家庭要想和對方孩子相處愉快,
必須夫妻兩人是真心相愛。
3、真誠對待。
不要以為對方是繼子女,
就不敢表達真我,不敢引發衝突,
忍氣吞聲換不來順暢的人際關係。
好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雙方「真我暴露」基礎上的,
說真心話是最有力量同時「低傷害的」。
4、定位準確。
繼父母不要嘗試取代親父母,
在孩子的心理永遠給親父母一個不可撼動的位置和空間,
孩子可以給予親父母來自親子的愛,
也同時可以給予繼父母來自繼子的愛,
這是不矛盾的。
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
是沒有人能夠「背叛」父母的,
這種愛上繼父母、切斷與親父母關係,
或避而不談親父母關係的做法,
會讓孩子陷入強烈的心理衝突中。
只有繼父母充分尊重前任,
允許孩子與親生父母保持親密和穩固的聯繫,
孩子才願意與繼父母建立新的家庭關係。
再婚應該達到二個目的:
1、能使孩子重新獲得父母的愛
2、能使父母重新獲得失去的愛情
想達到這二個目的,男女雙方必須共同努力,
如果各有小算盤,做什麼都沒用!
再婚雙方都很敏感,
不要指望對方對待你的孩子跟對待他自己的孩子一樣,
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但一定要求自己對待對方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一樣,
這樣家才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而就有一位很誠懇的男生,
在婚禮上,請求新娘的女兒將自己的母親交給他,
並且許下承諾表示,
自己未來會扛下照顧她與媽媽的責任。
場面相當感動。
以下為原文:
新娘是位單親媽媽,新郎請求她女兒將母親交給他
並且許下諾言以後扛起照顧她俩的責任
【社員回應】
「以前會接受的人很少,現在應該比較多」
「媽媽角度有像林依晨,但還是祝福,
恭喜有完美結局,希望男的說到做到互相幫忙」
「不管真假,至少男的有那誠意」
「話說,新郎應該沒有父母,或是沒有聯絡了,
不然吼,知道兒子娶1送1,
一定反對到底然後講話很酸,
大部分的媽媽都是這樣」
「愛屋及烏,有度量的男人,祝你們幸福」
「要幸福!台灣社會對於女性帶小孩要二度接受幸福很不友善....」
「一早就幫我的早餐加了洋蔥」
「如果小孩當時說不要呢?那是不是尷尬」
「時間的問題,經得起考驗的才是真情」
「五年後再來看,如果承諾都有做到再來感動!」
「不要太相信。結婚了又有各自的小孩。都是問題」
「結婚什麼豪小話都很會說」
「不要太相信。結婚了又有各自的小孩。都是問題」
「這場面一定要會說話啊啊啊啊啊啊,只是一個男人,還願意給這位單親媽媽一個婚禮,也是很難得的,現在一堆人,有錢也不辦婚禮。」
「這新郎雖然是跟媽媽在一起,可也同時尊重她女兒,很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