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寶寶身上的「4個部位」,越髒說明越健康,父母千萬不要嫌棄!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隨著衛生條件的越來越嚴謹,
父母對於孩子的個人衛生,
也越來越注重,
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讓孩子有個健康乾淨的條件成長,
是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期望。

但是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尤其是幼兒身體的衛生整潔,
做到一種近乎病態的程度,
認為孩子身上不能夠有任何一絲的髒污,
深怕孩子因此細菌感染或引發任何疾病,
所以把孩子的身體徹徹底底的清潔過一遍,
不放過每個身體縫隙,
但是其實這樣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像是以下這四個地方,
反而讓孩子維持「髒髒」的樣子就好,
過度清潔反而是害了孩子喔!

鼻子
前幾天就聽同事說了這麼件事,
她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小潔癖,
所以每天都將寶寶收拾的乾乾淨淨的,
尤其是鼻屎、耳屎這些污垢,
同事只要看見就會幫寶寶用鑷子等工具清理了。

336x280

直到有一天,她正在給寶寶夾鼻屎時,
寶寶的鼻孔突然流了很多血,
嚇了她一大跳,費了好大工費才將鼻血止住,
但寶寶一直在哭,同事說簡直讓她心疼壞了。

而且同事比較謹慎,害怕寶寶還有哪裡不舒服,
就帶孩子去醫院看了下,結果醫生檢查之後說,
寶寶之所以會鼻腔流血,
是因為寶寶的鼻粘膜受到損傷了。

最後醫生告訴同事,寶寶的鼻腔不能清潔的過於勤快,
否則很容易傷害到他們的鼻粘膜,造成出血現象,
而且如果要清潔鼻腔,最好用生理鹽水來清洗,
這樣鼻腔里的分泌物會慢慢軟化,
最後被寶寶自動排出,

千萬不能用鑷子等東西硬往出夾。

336x280

肚臍
寶寶在出生以後,醫生會將他們的臍帶剪斷,
隨著他們慢慢成長,剪斷的地方會逐漸結痂,
變成寶寶的肚臍。

所以對於新生寶寶來說,肚臍其實是一個傷口,
所以媽媽們在照顧寶寶時,
應該儘量讓肚臍保持乾燥,
不能夠去過度清洗,
否則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從而出現流膿等現象,
這樣一來,肚臍的傷口就會恢復的很慢,
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引起敗血症。

耳朵
很多媽媽都喜歡給寶寶掏耳朵,
覺得耳屎堆積過多的話會影響寶寶的聽力,
但其實耳屎在我們日常進行咀嚼、說話等動作時,
是可以自行排出其中一部分的。

336x280

所以,一般只要耳屎不是太多的話,
是不需要專門進行清理的,
少量的耳屎不但不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影響,
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寶寶的外耳道。

囟門
囟門是寶寶腦袋上的一個部位,
寶寶出生後,其顱骨並沒有發育完全,
還留有一些間隙,主要有兩部分,
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其中後囟門閉合的時間比較早,
在寶寶出生後3個月內就會閉合,
而前囟門(寶寶頭頂上的部位)則閉合的遲,
大約到寶寶12~18個月時才會閉合。

而在這期間,媽媽們對寶寶的護理就需要格外注意,
尤其是對於囟門上的乳痂,千萬不能直接用手去摳,
否則很容易造成感染,
清潔時動作一定要輕,
還可以在寶寶囟門處塗上天然安全的植物油,
等到乳痂軟化以後,用棉簽輕輕擦拭就可以了。

上述的這四個部分千萬不要一時看不順眼,
就讓自己的無意損害了寶寶的健康,
正是因為寶寶的身體與免疫能力還很柔弱,
所以過度清潔造成的任何傷害,
對於寶寶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希望每一對父母都能夠有這樣的觀念,
不要再隨意的清潔孩子身體的這些部位了!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