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可以玩手機嗎」?猶太父母的回答方式,培養了FB創始人紮克伯格
玩耍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在玩樂和學習監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快樂的玩,我們大人也一樣,並不能責怪孩子。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問:「我可以玩手機嗎」?「我寫完作業可以看電視嗎」?
家長給出的答案往往是不同意的,又或是等事情做完才可以看電視。或是有些家長認為手機藍光對孩子視力非常不好,或看卡通都是一堆沒有營養的理由,直接拒絕孩子。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回答,而且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回答其實是不正確的。父母這樣回應孩子,就失去了一個了解孩子想法的機會。這樣的對話,我們稱為:低品質的親子交流。
當然除了這種低品質交流外,更多的就是敷衍式交流。當家長每天帶著疲倦的身心回到家,孩子在旁邊嘮叨今天在學校發生的大小事,很多父母都只是揮揮手,回答著:是喔?真的喔?聽起來很棒等等,敷衍孩子。
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呢?
說起猶太人,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很厲害,無論是經商還是學術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我們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發現一個事實:每五個諾貝爾化學獎、物理獎、醫學獎的獲得者就有一個是猶太人,經濟學獎獲得者每兩個就有一個是猶太人。
除了學術意外,奧斯卡的獲獎者中三分之一的是猶太人。占世界人口2%的猶太人控制了全球70%的財富。面對如此成功的猶太人,人們研究猶太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方法,發明一種行之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叫做海沃塔溝通法。
海沃塔父母的溝通技巧?
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在一次訪談中也談到了這種溝通方式,他非常感激父母能用這種方式培養自己。最後,紮克告訴我們一個秘密,這種溝通方式也培養了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我們看看海沃塔式的父母如何回答上面孩子的2個問題。
當孩子問家長能不能玩手機或者看電視的時候,他們會問孩子:
「你想看動畫片?還是別的」
「為什麼想看動畫片」
「你為什麼喜歡看這部動畫片」
「動畫片是什麼劇情」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孩子深度思考,這樣我們不但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還可以增加親子感情。
當孩子和自己分享一天的趣事和遭遇的時候,海沃塔式的父母會問孩子:
「發生了什麼事」
「你是怎麼做的」
「為什麼會這樣」
還是一系列的問題,讓孩子去分析事情原因,明白事情之間的因果聯繫。我認為這種溝通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交流方式,通過誘導性的發問,討論的方式提升親子間對話的品質。
如何才能掌握海沃塔式的溝通方法呢?
1、傾聽和表達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應該忘掉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到從內到外的贊同。傾聽完孩子的內心想法,我們善於鼓勵孩子。就像上面的問題,孩子問能能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如果我們開口拒絕,就剝奪了孩子表達的可能性。我們可以繼續問孩子,為什麼要看呢?讓孩子說過更多她的想法,你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2、探索和聚焦
父母在溝通過程中,可以通過連續的發問來控制討論的范圍和主題,讓孩子高度集中,不被其他事情所干擾。孩子說出想法,對話就此結束嗎?不,當然不能。孩子可能會告訴她想知道動畫片中某個人物的結局。我們可以通過連續發問,讓孩子找出自己這麼做的理由和依據,引導孩子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3、支撐與挑戰
這一步我們通過問「為什麼」,孩子不斷尋找理由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問孩子:
「為什麼今天就要為動畫片破壞我們協議。」
「做完作業後,動畫片的結局會不同嗎」。
我們同不斷的發問,明白規矩的重要性。在這種一問一答中,看似爭吵和辯論,其實是誘導孩子不斷的深入思考的過程。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讓你搞複雜了。一開始,我和你想法一樣,但是練習的多了,發現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你和孩子的溝通變得越聊越開,越聊越深入,而且會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