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喊窮」的人,將有「此幾種因果」,逞一時之快,但後患無窮!看完就明白了!
 
		                            
		                        富貴的人,要有富貴的心,就有富貴的嘴。
 人造嘴業最為快,逞一時之快,但後患無窮。
 但嘴巴很富貴者,往往子孫發達,門庭昌盛。
 我家鄉有個老人,嘴巴很有口德,三個孫子都生了兒子。
 這也是祖上陰德。
人不要喊窮。
 喊窮的人是很貧賤相。
 人喊窮,就是不知足,
 或者要布施時,就捨不得拿出錢財來而喊窮。
 這麼一喊,上天就把窮的磁場給他了,結果就越來越窮。
 那人要富貴,首先要知足,知足是一種成就相。
 對什麼事情都要知足,慢慢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富貴,否則都會越來越窮。
人不僅對物質生活,錢財要很知足。
 同時對周圍的人,事情,都要知足。
 一個家庭中,互相抱怨,互相看不起,慢慢的這個家庭就衰敗了。
 夫妻之間要互相知足。
 你遇到什麼樣子的人,都是自己業力和福報。
 沒有那個福報,想要找個大富貴的人來結婚,很難。
 人算不如天算,天就是命運,就是業力,人敵不過業力。
貧窮的人,就有貧窮相。
 貧是沒有福德,窮就是沒有智慧。
 沒有福德,怎麼能富貴呢。
 世俗人常常為了蠅頭小利,在爭著,爭到了人間的理,
 但輸掉了自己的陰德福報,沒有什麼用的。
 所以人人都應該迴光返照,看看自己的業障,這樣比較好。
道德經說,道都是反過來的。
 要想成就,一定要反過來。
 比如說人人都以為為自己好,自己就會越來越好。
 殊不知,太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報,也就越來越差了。
 相反的,不為自己好,就想著為別人好,那上天反而不會虧待他。
 而他慢慢的就會變好起來。
 古人講的,為一家的利益,就不必當官。
 當官是要為百姓想,這樣當官才有意義。
 太為自己想的人,往往富貴不了。
佛教能發達,
 和佛以及祖師大德這種從不為自己想的精神有關。
 佛教為什麼能保存兩千多年,而且越來越旺。
 祖師大德從來不為自己想,就為眾生想。
 所以眾生就懂得來報答他,廟宇破了,後人就能翻修。
 這也是證明了上天不虧待人。
比如說世俗人,
 像孔子的子孫到現代有七十多代。
 范仲淹被印光大師讚歎為孔子之後第一人,
 他為官為人,都很少為自己想,
 為自己一家族的利益想,而是為天下的人想。
 所以他的子孫,不完全統計,
 有170多萬人的後裔。
 也是子孫昌盛。
大道無私。
 西藏有句話:
 人為自己想時,就是災難的開始。
 布施出去,不會少掉,
 相反的,布施了錢財,
 得到了子孫的昌盛。
 上天何曾虧欠過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