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請學會「偷3懶」:懶得爭辯、懶得計較、懶得生氣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
濃縮了許多人的智慧結晶
我們有時可以得到全新的觀念
有時可以得到人生問題的解答良方。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
告訴我們「偷懶」的可貴,
當你懂得看開這 3件事,人生就會舒服又自在
學會「偷懶」 樂得悠閑從容
世上有兩種懶,一種是四肢不勤,
另一種是心境淡然的生活態度。
不會「偷懶」的人,
把自己的心當成大染缸,
裡面充斥著計較、猜疑、操心、悔恨......
其中的是是非非都是自找的,
活得輕鬆自在的人,
未嘗沒有煩心事,只是懶得心煩意亂。
懶人有懶福,學會「偷懶」,樂得悠閑從容。
1.層次不同,懶得爭辯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儘快同意反對你的人。」
面對爛人的質疑和挑釁,
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滿、生氣,
以牙還牙,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實際上,這只是著了對方的道,
他們早就準備好更強烈的反擊。
如果懶得去爭辯,不把他們當回事,
他們的攻擊,就都泥牛入海,
那麼他們就只剩下失望。
有一位佛法高深的禪師,
遇到了一個無賴。他向禪師討教佛法,
但說著說著卻轉而辱罵禪師。
見禪師一言不發,
他罵人也沒了滋味,只好停了下來。
禪師問他說,「如果你送給別人一樣東西,
別人不要,那這東西是誰的呢?」
他洋洋得意地說,「當然還是我的。」
禪師又問,「你剛才罵我的話,
我沒有接受,現在是誰的?」
那人終於滿臉怒氣,卻又無法反駁。
善上若水,因為水不需要反擊,
不需要較勁,就可以化解任何爭端。
真正有福的人,像水一般不帶有攻擊性,
懶得與不同層次的人爭辯,
從而抽身於紛紛擾擾,贏得永久的清凈。
2.庸人自擾,懶得生氣
有人說,
「人到中年,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
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
越是平庸的人,看不順眼的人與事越多,
任何小事都能讓自己生氣。
反過來,正因為只看到一地雞毛,
被生活瑣事包圍,才越來越平庸。
不懂得這個因果,
只會讓壞情緒不斷干擾自己的生活。
正如心理學家本恩所說,
「我們從憤怒中帶來的每一個打擊,
最終必然落到我們自己身上。」
人在生氣時,所有理性都會退讓一邊,
氣急敗壞之下說的話,言不由衷;
做的事,只為暢快。
之後的爛攤子,才是最難收拾的。
林則徐的書房裡掛著一幅字,
上面只有兩個字:制怒。
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把問題複雜化,
同時,犯下更多的錯。
人的情緒和行為是互相統一的,
氣在當頭,說話不可能溫柔,做事不可能穩當。
唯有去掉心火,才不會有責人之心;
平靜如水,看世界才不會帶著偏見。
盧梭說,「我們的悲傷,我們的憂慮
和我們的痛苦,都由我們自己引起的。」
事事較勁的人太累,想太多的人太苦悶,
事事計較的人只會怨天尤人。
偷懶只是一種心態,是用來緩解人本能壓力的,
因為本能成就了我們,它是我們人體的基礎,是理性邏輯的基礎。
3.精明太累,懶得計較
有人說,「一個人的快樂,
不在於他擁有的多,而在於他計較得少。」
精明的人,任何時候都不忘算計一番,
看似處處佔便宜,其實處處吃虧。
人太精明,是一種不幸,
接踵而來的是種種「反彈」:誰都不傻,
你有多少精明,對方就有多少算計;
你有多少謀劃,對方就有多少防備。
人心是經不起猜疑的,
一旦你心懷鬼胎,勢必只能換來虛情假意。
懶得計較的人,看似付出了很多,
但心中毫不在意那一點損失,
讓人佔下便宜的同時,
也讓許多人欠下了人情。
世上什麼債都好還,就是人情債不好還,
因為其中的恩情是斬不斷的。
因此,大度的人,懶得計較得失,
反而擁有好人緣,
身邊總不乏為其「兩肋插刀」的朋友。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強求沒有好結果,順其自然才是福;
不要盯著那一點蠅頭小利,
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人心,是自己內在的坦然。
說到底,太過「勤快」的人,
容易白白折騰在無謂的事情里。
對於每一個當今的人來說,首要的任務,
就是對本能本身的攻克,因為我們太依賴自己的本能了,
太相信它了,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的人生,
都是由本能完全掌控的,這就是一切苦難的原因。
所以才有說學會偷懶,其實,這都是可以避開的不幸,
只要懶一點,少一點心機,多一分淡;
無為無不為,便是自在人間。
人生就是這樣,得失無常,禍福相依。
凡是路過的,都算風景,能佔據記憶的,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