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心理學家:想要廢掉一個人靠3種手段就夠了!〝捧殺才是最高級別〞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功成名就的人,
往往都受了很大的痛苦卻沒有人知道,
人們只看到他們成功的表面,
成功帶給他們的財富與輝煌,
他們的成功走向的路都是荊棘,
當自己傷痕累累的時候,才到達了終點,
早上人生中最巔峰的時刻,
所以說想成功是非常難的。

但是,想要毀掉一個人卻是輕而易舉的,
心理學家曾經對此進行過的研究,
他們發現要毀掉一個人,
只要通過以下這三個方法就好。

生活中,人們在面對違背自己意志
以及傷害自己權益的事情上,
往往會表現得斬釘截鐵,提高危機意識,
但往往會在一些看似平常的問題上大意。

所以,生活中,
我們要遠離那些讓我們墮落的“小事”,
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

有心理學家指出,
廢掉一個人,根本不需要暴力,
往往只需要幾個小手段,
這些小手段看似無關痛癢,
卻很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使人驕傲自滿
在天主教的教義中,
傲慢是人的七種原罪之一。
岩松曾說過,
一朵花最美的時候並不是它盛開的瞬間,
而是它含苞待放的時候,
當一朵花盛開,也就預示著它即將衰敗。

336x280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們往往更容易記得自己成功的時刻,
因為這會滿足我們的好勝心,虛榮心,
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
但杯子裝滿水之後就再也放不進任何東西了。

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認為,
當我們謙虛而有策略,你將無所不能。
所以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往往不是處於自我陶醉狀態,
而應該保持謙虛,
這樣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之處。

卡耐基認為,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要去恭維別人,
更不要接受無理由的讚美。
心理學上認為,
驕傲自滿是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對於很多人來說,
外界的言論是他們認識自己的主要途徑,
本質上這是不自信的表現,
事實上,周圍的阿諛奉承都是有原因的,
這種帶有心理暗示的讚美往往會促使你變得膨脹,
這些人往往別有用心。

持續否定
在很多心理諮詢案例中,
個體的不自信往往和家庭環境有關,
父母長時間對他們施加“你不行、你不可以”的否定暗示,
長此以往,他們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
沒有自主決定能力和自我辨別的能力。

336x280

心理學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了我們,
自己和周圍人的期望往往會影響自己的人生境遇,
所以說,長時間對某人進行消極的否定暗示,
會讓他們失去對自己人生的把控感。

此外,人類普遍擁有“習得性”的特點。
例如,某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先對自己進行
“我肯定不行”的心理暗示,
在失敗之後他會獲得一個反饋——“我果然是不行的”,
當他再次進行一個同等難度的行為之前,
依舊會進行這樣的心理暗示,
這就導致了他消極心理暗示的循環。

所以說,那些往往打著“放棄吧,我是為你好”等言論的人,
其實都是在對你持續否定,
在很多問題上,我們應該根據現有條件進行客觀的分析,
這樣即使失敗了我們也能從中吸取到經驗,
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別人的建議,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

提供舒適安逸的環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心理學角度看,
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無所事事。
對於很多人來說,什麼一份稱心的工作呢?
大概是收入高,工作時間固定,工作強度小,無技術性。

但是,這樣的工作能夠帶給你什麼呢?
大概是每天的乏味和空虛。
人生的價值在於奮鬥和學習,
當拋棄外界所給予我們的物質,
我們又剩下什麼呢?

336x280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人們離開了自己的安樂窩之後,
該如何生存呢?
貪於享樂是人們最真實的慾望,
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

美國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認為,
適當的危機感和焦慮更有助於個體發展,
危機感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遠見。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適當的危機感有助於我們修正當下的錯誤和完善自我。

當我們身處於舒適的環境中,
我們會本能地迴避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
處於一種自欺欺人的狀態。

例如,賭徒在牌桌上往往保持長時間的亢奮狀態,
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傾家蕩產,
等冷靜之後才萬分後悔。
所以說,安樂的環境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美好。

綜上所述,毀掉我們人生的往往並不是大的變動,
而是一些被容易忽略的細節,
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生活中,正面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你快樂開朗;
積極的思維模式,可以使你勝過面臨的磨難;
豁達的思維模式,可以使你懂得有捨有得,
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
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
幸福和財富。

「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
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

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
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
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
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