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孩子「厭學」怎麼辦? 聰明的家長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孩子會越來越聰明,也越愛你!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可能有些父母會發現,孩子的成績偶爾會有些波動,作為家長的多多少少都會很著急,可是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我來告訴你,你的孩子可能已經對學習沒有興趣了,甚至已經開始討厭了喔!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一直成績蠻好的,在小學5年級時成績有很明顯的下滑。

父母當時以為可能孩子有點貪玩,偶爾的發揮失常。可是朋友細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發現孩子總喜歡發呆,不喜歡去背課文,有種厭學的情緒在,很被動的學習。在學校,老師反應孩子表現很不好,老師交代的任務草草了事,有種不情願,一直逃避著自己學習上和態度上問題。久而久之,孩子由名利前茅轉為中下等成績。

孩子在某個時期是會出現心理問題的,可是父母沒有想著去解決,而是怪孩子本身。

父母的關注度過於在成績分數上了,而忽視了孩子心理上有時強烈的波動,當父母把孩子成績的下滑全都怪責到孩子身上,孩子要承受的就更多,成績就會越下降。厭學是孩子討厭學習的一種表現,且是多帶有負面情緒的。孩子會去抵抗困難,選擇逃避,選擇舒適區,而不去克服厭學帶來的後果。

336x280

一、 什麼樣的情況下代表孩子開始厭學?

1. 回家總是會說「真累」、「真煩」、「煩死了」等等
有些以前很喜歡上學、上學很自覺的孩子,現在上學前總是拖拖拉拉,放學後喜歡說:上學沒意思,真不想去上學;回家後總是說:真累,真煩,煩死了;這樣的現象出現了,父母就要額外注意了,你的孩子就是潛在厭學學生,很容易受心理暗示。

2. 這不是我的錯
這樣的孩子喜歡推卸一些理由,成績下降了,自我安慰程度太過了。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於一些外部原因,不客觀的去看待自己學習成績,也不去檢查自我和吸取失敗教訓。這樣的情況出現「厭學」症狀的早前預兆。

3. 學了不會,我就是學不會
有這樣想法的孩子,通常很不自信。在一次一次否定自己的情況下產生厭學情緒,這樣的孩子會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之後,極端自卑,感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自己各方面不如別人,覺得自我智力發育落後,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努力可以改變的。厭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形成。

4. 失敗合理化
這類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失敗看似有種合理地理由,他們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安慰自己,可是自己很清楚,自己騙自己。自己不認同自己,失敗了,讓自己的失敗變得很合理化,來安撫自己的受挫感,讓自己避免強烈的內心衝突。久而久之,孩子有種厭倦感,從厭學開始。

336x280

二、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厭學?

1. 受到父母的焦慮影響
被教育控制的父母們逐漸失去了對孩子原始的愛。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慢慢的受父母的影響,被潛移默化的代入一種情感,他們對學習慢慢產生一種說不出來的厭惡感,焦慮讓他們倍感壓力和無處釋放的壓制感,一些孩子就會在這種無聲中走上了不學或者厭學的情緒壓迫中。

2. 孩子自己否定自己
這個在上面提了好多次,這類孩子首先就是自我的懷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懷疑學習的用處,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被別人否定,這個通常讓老師很無奈,問題根源在學生自己本身,言之來講,父母多少是與這有莫大關聯的。

3. 家庭缺愛的孩子
據觀察,家庭缺愛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大的情緒上問題,他們很難去客觀認知目前的問題,而一味的隨心而至,家庭缺愛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也許意味著另外一種含義,父母不會去關注他們學習的好不好,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需不需要解決,怎麼去解決。在他們心理,他們都不去奢望自己的父母花時間在他們身上。厭學情緒的到來,更多是想獲得存在感,獲得某些人的關注度,自我的麻痹和自我放棄。

三、 怎樣去讓孩子慢慢放下「厭學」情緒?

1. 增加孩子關於家庭的愛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家庭的溫暖,愛能創造一切,也能溫暖一切。

336x280

家庭冷暴力很可怕,直接讓孩子產生一種距離感,覺得讀書是為他們而讀,在學校遇到學習問題,缺少家庭溝通的孩子就會沉默,把想說的話藏住,慢慢的把學習不好的成績作為父母去關注去愛護他的機會,想要通過批評獲取父母的重視。

孩子在這一過程很容易去產生「厭學」情緒,作為父母的,需要儘可能的給予孩子家庭的溫暖,增加家庭的愛護,孩子才能夠不走向「學習極端」,才能夠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至於由於慪氣去刻意的放棄學業。

2. 增強孩子自信,不去否定自己
在周圍所認識的人孩子中,不自信的孩子走路起來都是彎腰駝背的,學習只會選擇自我放棄,對成績不加關心,對未來不加考慮,成績愈加下滑。孩子缺乏自信很可怕的,他會讓他自己幹啥事都是那麼的不積極,對自己懷疑,對自己學到的知識掌握程度懷疑,在考試時倍加焦慮,很難發揮原有的水平。父母應該在生活中多多增強孩子對學習上的自信,比如多誇獎,讓孩子不要妄自菲薄。

3. 做好父母的表率,不把焦慮情緒帶到孩子身上
父母的作用很大,這個不僅僅是在學習上,也在生活上起到很大的習慣引導。父母在回家前,應該先把自己情緒放一下,給孩子一個放鬆積極的環境,不要過度給孩子營造一種很功利化的環境。

總之而言呢,在變化如此之快的社會,我們都非常的重視孩子的成績,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各種壓力也隨之而來,孩子的壓力慢慢增大,在學習之餘,孩子也會有很多想法。有些家長是不會跟孩子去溝通交流的,孩子沒地方去宣洩去傾訴,只會更加煩惱學習,嚴重的話,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逃課,沉溺於網絡世界中,將學習視為敵人。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這些情緒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只是隨便說說,孩子不會真的厭學或者不去上學的。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靜下心和孩子好好溝通了,問問孩子最近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情緒和想法的。

家長覺得孩子很好的學習方法有哪些?這些學習方法能適合怎樣的年齡段的孩子?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