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孩子犯錯後,家長常見5種錯誤教育方式! 應該怎麼做,父母請看完!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偶爾會在網路上看過這種影片,孩子躺在地上大聲哭鬧,而爸爸媽媽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網友看了之後都在調侃,孩子們這套不管用,都是爸爸媽媽當年玩兒剩下的……作為一個媽媽,看見孩子這樣的哭鬧,是很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的。

不過,父母這樣在一旁看著孩子哭鬧的教育方式,讓我想起之前聽育兒專家演講時講過家長常見的5種錯誤教育方式,其中就有這個「放任型」。

那具體是哪五種方式呢?

一,控制型管教

當一個孩子抓狂,躺在地上哇哇大叫的時候,控制型的父母會過來說,我數321,你給我起來。控制型管教下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什麼後果呢?

孩子會走向兩種極端:

1.他會去控制別人,因為他在一個控制型關係中長大,那麼他習得的相處方式就是去控制別人

2.他會失去自己的動力,變得懦弱,沒有主見,凡事都聽別人的。

二,賄賂型管教

當孩子哭鬧不休的時候,家長會對孩子說,你別哭了,爸爸給你買糖。

336x280

而賄賂型管教的後果是什麼呢?

最大的問題就是,人不可能永遠被賄賂,當孩子養成習慣,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找到一個條件,找到一個外在的東西來滿足他,那樣孩子就做任何一件事都找不到這件事本身的樂趣,而只能看到一件事帶給自己的後果,這樣他和世界的相處模式,就變成一種交換關係。

這兩種可以說是最常見的教育方式了,我們成為父母後,沒有經過思考,直接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汲取了我們小時候父母對待我們的教育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並沒有動腦子去想其他方式。

那位專家說,「如果你停止不了威脅和交換,那麼你會在家裡反覆上演這些劇本。」事實的確如此,做為父母,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三,放任型管教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放任型家長會說,讓他哭吧,小孩子哭一哭身體好,不要管他。

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他都已經躺在地上哭了,爸爸媽媽還是無動於衷,那以後孩子就不敢再去信任父母給自己的愛。還有一個問題,放任型教育下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成癮性人格。

什麼叫成癮性人格呢?

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情,做起來沒完,打遊戲、玩手機、抽菸,他沉浸在其中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因為,孩子需要一個東西來給他帶來一些支撐,他沒有從父母親那裡得到足夠的支持,那麼他就容易依賴一個東西,遊戲、小說、漫畫等等。

336x280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見到的沉迷於打遊戲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長對他關心不夠的孩子。

四,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摔了一跤,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會過來說,不疼不疼,站起來,沒事。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摔倒哭了,還會說,這有什麼,男子漢摔倒了不要哭。

這種教育下,孩子的感受經常被忽略,雖然他會慢慢的變得堅強,但是他也學會了忽略他人的感受。

五,以消極的後果進行懲罰

比如孩子不按時吃飯,媽媽會懲罰孩子不許看電視。這樣的規矩看似有道理,這個懲罰也好像既沒有傷到孩子的身體,也沒有傷到孩子的心靈,但是,這兩者之間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懲罰就叫做消極後果,純粹是因為大人手中有懲罰孩子的權利。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就是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他的錯誤,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而只是看到,大人手中有特權。

說完了錯誤的教導方式,那麼正確的方式是什麼呢?很多父母迫不及待想問了。

336x280

其實,當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無非是在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並且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同時能夠明白父母糾正他的良苦用心,知道父母是無條件的愛他的。

這也就是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拿捏的那個「愛與規則」的度。

其實有一種方式很好用,叫做「溫和而堅定」,這個處理方式,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正確方式。

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躺在地上哭,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走過去有力的抱住孩子,在他耳邊語氣溫和而態度堅定的告訴他,「媽媽知道你非常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已經說好了,今天不會買玩具,所以不管你怎麼哭鬧,媽媽都不會給你買的,因為你這個月已經買了很多玩具。媽媽抱著你,等你不生氣了我們再走哦。」

一次這樣的對話,可能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但是在平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教育他的目的和方式。

那位育兒專家在講台上說了一個他和孩子的故事:

有次他批評完兒子,帶著兒子去公園散步。
走在路上,他問兒子:「你看路邊的樹,為什麼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彎的?」

兒子想了一會兒說:「因為直的有人修剪吧?」

專家說:「恩,你說的很對。」

然後專家又問兒子:「那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有時候會批評你嗎?」

兒子想了一會兒,然後問爸爸說:「你們是不是在修剪我呀?」

專家說:「對了,這就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爸爸媽媽是你的監護人,你知道監護人是什麼意思嗎?就是我們要對你負責,我們希望你安全,希望你健康,希望你長得像樹一樣直,所以爸爸媽媽有時候會糾正你的一些行為,你能理解嗎?」

孩子馬上說,「我能理解。」

專家又說:「但是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是愛你的哦!」

這就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和自己的關係,爸爸媽媽不是強權,非要逼著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而是因為爸爸媽媽需要保護自己的安全和健康,需要給自己提供一些建議,而且爸爸媽媽永遠是愛自己的。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