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無能」的主管,越喜歡開會!其實開會90%都無意義,你一定要明白這3點
小敏在社交網站抱怨:
「你知道嗎?自從公司空降了一位主管後,我就沒離開過會議室。
已經五天了!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從上午10點到下午1點開會。
每天下班後的第一件事,開會,從晚上7點到9點...」
很多職場人士長期以來都飽受「開會」之苦,很多經典書籍和著名企業也說過,職場上90%的會議都是無意義的,是對時間的極大浪費。
但為什麼這麼多主管人熱衷於會議,儘管每個人都知道會議是浪費時間?
1.主管愛開會是對員工和自己沒信心
為什麼主管總是喜歡開會?
主管者喜歡開會,因為他們對員工和自己沒有信心。
當你一言不發地做事時,大多數主管不知道你是在忙還是在忙裡偷閒。
在職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是每個人都應該真正感受到的:默默工作、從不犯錯的人,不像那些「狀況頻出」的人那樣受主管者的歡迎。
「為什麼我做的比她多,但主管會覺得她比我努力?」
你認為這是主管的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是你的錯。
在職場,假設一個主管帶著10名員工,而且這個主管有100%的精力,其中30%應該分配給公司的業務,30%分配給上級的命令,剩下的40%應該分配給10名員工,平均分配給每個人,而他只有4%的注意力。
你認為你做了什麼,主管者應該清楚地知道,但事實上,他看不見也看不完全。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向主管彙報,這樣一切都要有所回應,才會有一步一步的落地。
這樣,主管會知道他的下屬在做什麼,他會覺得你把一整天都奉獻給了公司。
這是擺脫機械會議的第一步,也是主管認可你工作態度的第一步。
2.主管愛開會,其實是因為他很慌
「通過會議傳播資訊和作出決定的做法與人類歷史一樣悠久。
自從人類知道如何合作以來,會議就一直存在。只有在當今的商業社會,會議才變得越來越頻繁。」
在現代社會,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分工越來越細。
一般來說,要完成一個專案,至少需要兩個人合作,而且許多部門需要一起工作。
因此,一個人不可能在決策和制定規則方面擁有最終發言權,但至少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每個人都需要參與討論。
畢竟,職場是一個合作的地方,不適合各掃門前雪。
此外,並非所有主管人都是沙雕。
他想開會的原因是他希望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把每個人都團結在一起。
研究表明,如果人們參與到決策過程中,他們會更支持最終決策,也更願意努力去實現它。
例如,在職場,我們都不喜歡機械地分配任務:只管去做,我只知道做什麼,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事的動力將嚴重缺乏,因為作為團隊成員,我們真的想知道我們目前的工作在公司的戰略和業務中扮演著什麼樣的重要角色。
3.想解決問題,但方法錯了
主管者喜歡開會,或者可能是因為他真的想通過會議解決難題。
然而,會議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結果。
在《溝通聖經》一書中,有一句關於會議的特別現實而有趣的話:所謂的會議是指一群人坐在一起討論下一次會議將在什麼時候召開。
這句話是一個很好的諷刺。
無論誰主持會議,誰參加會議,會議上都有「不作為」的情況。
有一個非常普遍的會議現象:
主管說:今天我們開會,主要是解決用戶的新問題。
讓我們頭腦風暴,看看是否能談出什麼新想法。
話落下了10分鐘,沒有一個與會者談論他們的想法。
相反,每個人都低下頭,拿起他們的手,甚至默默地玩他們的手機,以避免與臺上的人目光接觸。
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組織會議的人不專業,私下裡,他們經常給員工的印象是做錯事和說錯話會有嚴重的後果。
為什麼這麼說?
頭腦風暴,作為一種會議形式,是最重要的:無論對錯,不要打斷,讓大家暢所欲言。
首先記錄每個人的想法,然後討論使用哪一個。
但是在公司的頭腦風暴會議上,你說一句話,主管打斷一句話,你說兩句話,主管問第三句話的底部。
即使你錯了,主管也會批評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將承受巨大的壓力,風暴自然不會出現。
不要說,主管如何開會是他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向上管理。
旁敲側擊地提出意見不僅能節省大家的時間,還能幫助自己少加班,並能有效地抑制自己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