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裡重視自律,你的孩子不會失去控制!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教育裡重視自律,你的孩子別再失去控制!」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本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變得更自律,看來效果適得其反。單純的打罵已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如果再不改進教育方法,不僅不利於父母的管教,更嚴重的是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埋下隱患。
丸子爸回來後,我把事情同他說後,我倆進行了反思,共同討論研,在教育丸子方面逐漸摸索了一套方法。
現在的丸子,基本上作息規律,好多事也能主動完成,在自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怎麼避免無效打罵,讓孩子越來越自律?
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衝昏頭腦
拿破崙曾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控制情緒,保持平和,對孩子很重要。
父母若長期處於焦躁的狀態,那麼對待孩子便是簡單粗暴,或打或罵。
孩子在打罵裡,感覺不到父母的愛,開始傷心難過,與父母的關係逐漸疏遠。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的教育,要麼產生牴觸心理,要麼就是無所謂的態度,孩子便處於失管狀態。
為父母者,不管工作生活壓力多大,都要剋制情緒。更不要打著一切為了你的口號,對孩子做惡。
當孩子磨磨蹭蹭時,先不要發火,和孩子進行溝通,再根據情況對孩子進行教育。
尊重孩子的意願,制定相應規矩
《拖延心理學》中,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提出,人們是參照基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座標來感知時間的。如果時間感失衡,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幼年期,孩子們逐漸理解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雖然他們主要還是生活在主觀時間裡,但他們也逐步適應了父母的時間。
兒童期,兒童開始學習如何辨認時鐘上的數字時間,不過外界的時間規則和他們的自我期待起了不少衝突。
孩子的時間感是失衡的,這就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讓習慣進行約束,規定的時間內有具體的活動。
丸子就不喜歡放學後馬上寫作業,因為上學一天的確很累。在同丸子商量後,丸子可以先玩半個小時,再寫作業,前提是玩不包括看電視。自從這麼調整後,丸子很是自覺,做作業也沒讓我催過。
尊重孩子意願,不是讓孩子全盤做主,是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權利。你可以允許孩子發表看法,但不是無原則的縱容。
回家先休息是丸子提出來的,但是玩多久,怎麼玩卻是我和丸子爸定的。考慮孩子玩太久,會延誤上床休息時間,便規定只能玩半小時。而看電視,會分散孩子注意力,半個小時看下去,肯定不好收心寫作業,因此規定不允許看電視。
打罵用在刀刃上
塞繆爾曾說過:“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孩子亦是如此。
若是一味用打罵解決問題,孩子將來也是你的翻版,不會對你動手,說話肯定也是疾言厲色。
芒果臺播出的《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不輕易發脾氣,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很過分,就適當地教訓。
第二集裡包餃子,安吉和小魚兒兄弟倆因為肉餡掐了起來,胡可開始也是耐心勸導,但倆孩子實在太鬧騰,胡可也忍無可忍,怒拍擀麵杖,大吼,怎麼回事啊,沒完沒了是吧?
小魚兒嚎啕大哭,胡可強調哭沒有用,看到孩子有知錯的樣子,一邊安慰孩子,一邊指出孩子的錯誤,有問題解決問題,發脾氣沒有用。
胡可的高明之處在於,適時地發怒,而發怒只是手段,後面的教育才是目的。這樣孩子不會感覺到無愛,也能明白錯誤在哪裡。
平時,孩子若是慢慢吞吞時,可以同孩子進行溝通。
先描述性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就是指出孩子的什麼行為是錯誤的,再發表你的感受。丸子吃飯前,總是慢吞吞地挪到飯桌。我就對丸子說,丸子,媽媽喊你吃飯,你老是慢悠悠的,媽媽很生氣。
孩子都很疼愛父母,也有羞恥心。一般在聽到你生氣後,都會有所收斂,還會問為什麼。這時候,你再告訴她原因,孩子一般都會積極改正錯誤。
賞罰分明,避免過度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孩子也是。做的又快又好,該表揚表揚。有一次,丸子主動在睡前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丸子爸獎她一個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沒想到丸子竟然養成睡前收拾玩具的習慣。
當然,獎勵以口頭獎勵和替代性獎勵為主,孩子表現好,可以誇一誇孩子,你真棒!或是用棒棒貼類代替物質獎勵。
如果一直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對物質獎勵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且會為獎勵做出虛假之事。
處罰不是打罵,可以沒收喜歡的玩具,禁止做孩子喜歡的事,或者已經承諾的遊樂場之行取消等等。
孩子是棵幼苗,需要父母悉心澆灌。願父母多點耐心,少點急躁。多點溝通,少點打罵。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自律,越來越好!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教育裡重視自律,你的孩子別再失去控制!」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