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請找一個和你頻率相同的人(深度好文)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在海洋中,有一隻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它叫Alice。
因為它的頻率與眾不同,
世間沒有任何生物能聽到它的聲音,與它同磁共振。
所以,它的悲與歡,只能獨自消化。
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漫遊後,
一個研究團隊終於找到了和Alice一樣頻率的鯨魚,
而它也終於可以不再忍受孤獨。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Alice,
終其一生都在尋覓一個和自己頻率相同的人。
只有遇到一個靈魂能與之共振的人時,
我們的生命才終於不再孤獨。
所有關係的變淡,都是因為頻率不同
之前,在知乎看過一個熱門話題:
「為什麼好朋友之間會漸行漸遠?」
在評論區中,留下了無數個悲傷的故事。
有人因為生活閱歷的不同,導致彼此的遠方不再重合,
有人因為距離的遙遠,造成友誼之間建立一道牆。
其實,歸根到底,所有關係變淡的原因,不過都是頻率不同罷了,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兩個人步伐不一致,遲早會有一個人先行離開。
記得看小說《故鄉》時,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魯迅與閏土之間的友誼。
在少年時期,閏土是魯迅最好的玩伴。
他們一起在鄉下刺猹、捕麻雀、撿貝殼,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二十多年後,魯迅重回故鄉,一直期待著與閏土的重逢。
但見到閏土時,閏土卻恭敬地叫了一聲「老爺」,
也正是這句話,才讓魯迅明白,他們之間的距離已經太遙遠了。
雖然年少時他們步調一致。
可分別後,魯迅一直在大步的向前走,而閏土卻留在鄉下原地踏步。
慢慢地走過的路,看到的風景都全然不同,
那麼,分道揚鑣,各行其路,便成了最後的結局,
不光是友情,愛情也是如此,
在一段感情中,最難能可貴的,莫過於共同成長。
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描繪的: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
之前,楊絳和錢鍾書就是這樣,
他們在愛的滋養下,步調一致,相互成就。
在錢鍾書提出創作《圍城》遇到瓶頸時,
多虧了楊絳的支持和鼓勵才堅持下去。
後來,楊絳編寫話劇時信心不足,也是錢鍾書給予了她最大的勇氣和自信。
就這樣,你不追我不趕,默契地走過了一輩子。
所以,要記住,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只有和頻率相同的人在一起,感情才能走得更遠。
頻率不同,註定不是一路人。
在《十一種孤獨》一書中,作者理察耶茨講了十一個孤獨的故事。
其中,有一對情侶,在婚禮的前幾天,
女孩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和未婚夫之間充滿了陌生。
無路可退的女孩內心滿是孤獨與無力,然而她卻只能拚命掩飾自己。
最後,理察耶茨寫到: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頻率不同的兩個人,就像收音機,
頻道錯位就永遠無法傾聽到對方的心聲,
即使朝夕相處,也終歸不是一路人。
在電影《碧海藍天》中,
雅克是一名潛水員,喬安娜見到他的第一面就深深愛上了他。
但對於雅克來說,他仿佛來自於另外一個世界,
就像一隻生活在陸地的Alice。
他每次潛入海底,壓根就不關心什麼世界紀錄,只想永遠留在那裡。
甚至連雅克錢包裡的親人照片,都是一隻海豚。
在這段感情中,喬安娜的世界是雅克,
而雅克的世界卻是孤寂的大海,他們彼此擁抱,卻又彼此孤獨。
在電影的最後,雅克還是選擇了投身於深海中,
隨著一隻海豚消失在了蔚藍裡,而喬安娜則痛苦地哭喊道:
「那裡又黑又冷,什麼都沒有!看看我,我是真實存在的!」
直到最後一刻,喬安娜才終於接受「雅克不屬於她」這個無法逆轉的命運。
很多時候,愛而不得,皆是命中注定。
就像周杰倫那首《珊瑚海》中的歌詞一樣:
「海鳥和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在感情的悲劇裡,頻率不同不是誰的錯,
只可惜一個屬於藍天,一個屬於大海,在一起只會互相消耗。
但真正的友情和愛情,是不會讓你感覺到疲憊的。
所以,往後餘生,與其互相消耗,不如找一個頻率相同的愛人與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