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寧可窮三年,也要自己帶孩子」這句話的媽媽,很容易被自己打臉呢?

我有一個閨蜜,之前曾經擔任過幼稚園老師,
班裡有許多孩子,都是由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大的,
爸媽都是長期在忙工作,很少撥空來接自己的孩子。
閨蜜自己看著也心疼,並對自己立下的誓約,
將來生孩子了「寧可自己窮三年,也要自己帶孩子。」
幾年過去了,閨蜜結婚不到一年了懷有孩子了,
他一懷孕就決定好要當個「全職媽媽」,
可是孩子才6個月大,他就開始在找工作了。
為什麼在一開始如此有信心,卻在孩子出生後這麼快就被打臉呢?
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己可以陪伴孩子長大,
但往往卻無奈敗給了「現實」。
相信有許多媽媽都有很深的感觸,
有單薪家庭是容易支撐下去的?
光是家庭的開銷就都要負擔不下去了,
更何況還要加上孩子的用品。
花錢的速度,都比賺的速度快多了...
一些瑣事、周圍人的不理解,也是壓垮全職寶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為媽媽,面對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
誰不喜歡?誰不心疼?誰不想天天陪在他身邊?
然後看他笑陪他鬧,不錯過孩子的任何成長點滴?
可是,沒錢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甚至連一歲前的尿不溼和奶粉都買不起。
這是現實問題,還有帶娃時雜七雜八的瑣事,
真的是忙無止境,24小時在崗,是個鋼鐵超人也受不了,何況是寶媽?
再有,周圍人對全職寶媽的不理解,
甚至誤解她們為“偷懶”、“沒本事”、“吃閒飯”...
寶媽的付出跟收穫明顯不對等。
雖然媽媽偉大,但媽媽也是人,
會為寶寶犧牲自由、工作和夢想,卻也有承受不住的一天。
所以,我很理解閨蜜在寶寶6個月後被打臉,食言再次外出工作。
寶媽不要苛求自己,
想兼顧孩子找到一個平衡點很重要。
其實,不管是全職寶媽還是職場寶媽,
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教育。
但現實是女人既是媽媽、妻子,也是社會職場中的一人。
為了陪伴孩子,我們可以全職帶娃,
家庭條件困難,我們也可以外出打拼。
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上,很難做到所有事情都兼顧,
因此,寶媽們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苛求自己面面俱到。
比如,全職寶媽,想要陪伴孩子成長,
那麼就不要過度在意外界的一些不好的聲音,專心帶好孩子就可以了。
如果家裡條件實在困難,
也可以想辦法找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或兼職,總能熬過去。
如果是職場寶媽,
既然選擇了迴歸工作,就不要總自責沒辦法陪伴孩子,
而是要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時,儘量多擠出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加強互動交流。
事事安能兩全?
寶媽們千萬不要對自己期望太高,
也不要心理負擔過重。
不管是擔負家庭重擔,還是養娃,
都別忘了要讓家人參與,尤其是寶爸的參與。
一家人團結奮進,一定會熬過“生完孩子窮三年”的困境,
這對家庭和諧和孩子成長都有好處。
寶媽們,你覺得陪伴孩子和工作養家能兼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