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請遠離4種消耗你的人!
有人說,成年人的幸福來源,在於學會給社交做減法。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深以為然,你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這個人就會影響你的三觀和生活。
認真審視自己的人際圈子,是一個成年人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以下4種只會消耗你的人,即使再孤獨,也要趁早遠離,及時給自己的朋友圈做減法。
1、經常抱怨,負能量爆棚的人
大衛·波萊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人就像垃圾車,
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
這話我深有體會,曾經有位朋友,每次聊天都是聽她在抱怨:
“現在這份工作真的不適合我,沒有啥前途”。
“隔壁那位同事三觀不同,每次聊天都很累”。
“今天才遲到了幾分鐘,就被主管罵了,真想立馬辭職”。
開始我也同情這個朋友的處境,安慰她努力提升自己,
甚至行動清單都給她做好規劃,以便可以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她嘴上倒是答應了,過後又開始抱怨沒時間學習,學不下去......
似乎自己所遭遇的不好經歷都是外界造成的。
漸漸地,我有點變得害怕和她相處,一開口感受到的就是滿滿的負能量,
朋友之間輕鬆自在的感覺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無可戀。
直到有一次聚會,她抱怨我上次給她推薦的公司也是一個大坑,然後吧啦吧啦一大堆。
我瞬間不想辯駁,只風淡雲清地回了句:“好吧,對不起,浪費你時間跟精力了。”
實際上我推薦的那個公司,資薪福利在業界已經算高了,
而且我有位同學在裡面當高管,對她比較照顧,
就是我這朋友沒什麼競爭優勢,前期需要加把勁趕上。
結果她在那家公司只呆了5天,就自己主動辭職了。
後來我沒再給她推薦過工作,也是那時起,我下定決心遠離她。
人際交往中,一段健康的關係,肯定是相處融洽的、互相給予能量的,
而不是長期充當誰的垃圾桶,長期下去,你只會感覺到自己不斷被消耗,
最終也被同化成一個滿是怨言的人。
假如你認識到自己的正能量不足以強大到能夠抵禦負能量時,要先學會遠離負能量。
2、認知低,還自以為是的人
今年的第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名單與往屆不同,出現了很多新青年,
有網紅主播、塗鴉師電子競技員等。
李子柒和薇婭也入選了。
李子柒,短視頻創作的“超級網紅”,她的視頻不僅受國內粉絲歡迎,
在國外也是火得一塌糊塗,全球粉絲估計過億。她把中國式的田園牧歌,
做成了國際文化傳播的奇蹟。
薇婭,直播領域當仁不讓的“一姐”,電商主播排行榜月月排第一,每月銷售額幾乎都超過20億。
她們的成功,絕非偶然,背後不僅僅是努力,也有審時度勢的魄力。
對於這份名單,很多網友認為實至名歸,但評論區裡卻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全國青聯委員會,真是啥人都能當啊。”
“一個做直播的都可以的話,我們讀書還有什麼用?”
“感覺她們不配。”
“我是更看不上全國青聯委員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李子柒和薇婭只是靠一部手機和一個網名,
化個妝,開個濾鏡,就能掠奪巨額財富。
言語中充斥著各種對網紅、直播的鄙視,哪怕他們自己混得併不咋地。
有這麼一類人,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習慣性地給別人貼標籤,
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用自己狹隘的偏見詆毀他人。
打扮得花枝招展,肯定是三兒。
工資那麼低,那個名牌包肯定是假的。
你看他,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打工人一個。
......
心理學上有個“達克效應”,指的是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喜歡自以為是。
這種情商低,又極度自戀的人,簡直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就像哲學家羅素所說: “我們這個時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那些確信無疑的人總是很蠢。”
遇到這種人,不必糾結,不用理論,趁早遠離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3、社交邊界不清晰,理所當然麻煩別人的人
心理作家風墟曾把社交分為兩種,一種是“共情社交”,另一種則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為了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打發無聊,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而產生的社交行為,這種社交不涉及利益交換。
功利社交是指為了達成某一目的,或者是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而產生的社交。
但是生活中,大多數人分不清這兩類社交,認為“共情社交”朋友為他做那些“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
社交沒有邊界感,是導致很多關係破裂的關鍵原因。
朋友小C曾經在香港讀研,她的一個朋友知道後,就讓小C幫忙給她代購一些東西。
小C那時的學業並不輕鬆,但不好意思拒絕她,於是會抽空幫那朋友代購一些東西。
本來就是幫朋友免費代購,自己還貼上了交通費。
但想到這點小錢也不好意思跟朋友要,小C選擇“忍耐”,因為害怕破壞關係。
但是,一味妥協只會帶來更多感情綁架。
後來,小C發現這個朋友不僅沒有感激她,反而理所當然地指使她:
你幫我問下,哪款化妝水適合油皮的?
等你回來在大陸發貨吧,從香港寄過來郵費太貴了。
聽說聖誕節很多商城有活動,到時記得告訴我。
面對這些越過邊界的請求,最後小C實在忍無可忍,委婉地拒絕了那朋友:
說自己學業越來越緊張,沒時間幫她買東西,匆匆結束了聊天,
後面聽到那個朋友到處宣傳小C做人計較,一點忙都不願意幫,小C委屈得大哭了一場。
小C的這個朋友,就是典型的分不清社交邊界的表現。
真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們喜歡麻煩別人,
認為“你這方面專業”、“對你來說就是順手幫個忙”,
然後便肆無忌憚地對別人提出要求,殊不知自己的“麻煩”已經給別人增加了困擾。
而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社會觀念,一向是將功利社交與共情社交混為一談。
“朋友就是要相互幫助的,朋友就是要互相麻煩的啊”這種觀念在國人身邊普遍流傳。
所以,我們自己首先要分得清那些社交是“共情”,哪些是“功利”,
當你的一個“共情朋友”向你提出“功利需求”時,
如果你心裡有一點點不願意,不用感到愧疚,請勇敢地說“不”。
適當的拒絕是一種保護,保護的正是你界限以內的安全地帶。
那些再怎麼努力,也“叫不醒”的人
遠離那個消耗你的人,在愛情裡面也是一樣。
高中一同學,把交往了幾年的男朋友帶回家,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原因是這個男的沒有上進心。
兩人一路走來,雖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是總體上還是令人艷羨的一對。
那個同學不捨得這段感情,於是打算跟父母對抗到底。
後來在一次聚會上,得知他們分手了。
因為這男的就如父母所說的:一點上進心都沒有,而且還很消極。
那個同學當初為了證明給父母看,就跟男方商量以後的規劃,
甚至自己願意拿出畢業後的所有積蓄,支持男方的事業。
誰知每次一提創業的事,男方就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不想努力,也害怕辛苦,他覺得現在的日子挺好的,沒必要折騰。
工作也是不上心,稍一不順心就換工作,幾年下來渾渾噩噩,沒有任何積累。
女同學為了扶持男方,主業副業一起幹,每天忙完還要給男方洗衣做飯,
男的一在家就玩遊戲,還嫌棄女同學越來越不修邊幅,不像最初認識時那樣得體好看。
這段感覺耗了幾年,最後我那同學也心灰意冷,分手了。
“你無法喚醒那些裝睡的人,但你可以成為這個混沌世界中清醒的那一個”。
有很多的悲劇,其實都是不知道及時止損造成的,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上,再或者人生,都是如此。
在感情中,當你付出真心卻換回來刀子,你的感情就應該進入止損流程;
在人際交往中,當你的情分被當作義務,一味被濫用的時候,你的善良就該進入止損流程。
當你發現一段關係耗不起的時候,果斷離開,才是上上之策。
5、想要更好的圈子,先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除了遠離那些消耗我們的人之外,我們自身也得努力,向更優秀的圈子靠近。
成年人的社交講究的是勢均力敵,獅子的旁邊只能是同類,優秀的人也不會願意與平庸者為伍。
你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用漫長的時間提升自己、積澱自己。
一旦你變得有價值、有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到同樣優秀的人。
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有價值?逆習君提供3點建議:
1、多讀書,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
有讀書習慣的人,身上總帶著光,讓人忍不住想靠近。
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擠點時間讀書和學習,去豐富自己。
顏值只是給我們數年的光鮮,而學習能給我們一生中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活安寧的力量和優雅的姿態。
認真挑選一些評分高的書,保持每天至少30分鐘的閱讀時間,一段時間後,你的氣質和談吐,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2、重視形象,提升自己的對外表現
外在形象,常常是我們對外行走的“名片”。
楊瀾說過,沒有人必須透過你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當外人在不了解你的學歷、家境、背景的情況下,你的外表、穿著、打扮、言行舉止,代表的就是你這個人。
時刻保持精緻的外表,在適當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加分項。
3、注意談吐,讓自己的情商在線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智慧,它是我們和這個世界、和其他所有人連接的最直接、最關鍵的載體。
會不會說話這件事,關乎著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影響著我們的社交,也左右著我們的人緣。
關於溝通,我自己有幾個心法: 1、在學會怎樣說話之前,我們首先要懂得去傾聽。
2、聊天的時候,注意把優越感留給對方,不要妄想去改變別人,沒有人喜歡被改變。
3、高情商不是迎合和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相處,舒服地做自己,同時也能把別人放在心上。
寫在最後:
我一直很欣賞這一段話:
如果你想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鷹一起飛翔,而不要與燕為伍;
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樣馳騁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與鹿羊同行。
對於那些不斷消耗你的人,要學會及時止損,趁早遠離。
將更多的時間,花在關注、提升自己上,才能活出更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