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政治
家長出現這7種行為,說明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家長有這7種行為,說明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一、為了別人的眼光,把自己的孩子一頓訓斥,證明自己是個負責任的家長。
二、處處和别人比。
三、生怕落後於人。
四、將自己追求的優越感强加给孩子。
五、永遠都在不斷奔跑,不敢停下来,缺乏安全感。
六、用自己的“恐懼”把孩子包裹起来。
七、追求完美。
這7條有戳中你的內心嗎?
可能很多人會慢慢發現,
自己在童年時期就是過度不安,
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所以也就沒法放過自己,
比如自己的父母長期吵架、被拋棄、被留守、被忽視……
等到自己長大了,為人父母了,
不知不覺中,走了父母的老路。
而屬於自己的那個內在沒有被愛滋養過的小孩,
從來就沒長大過。
一個人只有真正成熟了,才能得到幸福。
別慌,我們還有許多機會去滋養我們內心的小孩,
育兒就是其中一條道路,畢竟,育兒就是育己嘛。
這是我們一定要去做的事情。
也有媽媽們分享了:
「還是注意掌握尺度。
需要立規矩,需要培養觀念,如果只是放任發展,
容易變成溺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私自利,
自我為中心,不知感恩,無長幼尊卑觀念,無責任心。」
「我覺得小孩子之間肯定會有比較,
就算你不說別人也會說,當媽媽的應該給的是正確的三觀,
例如你雖然學的比某某差,可是他比較早開始學習,
你只要努力認真也會很優秀,甚至比他優秀,
你看你學的速度很快,也就是說,
既要學別人的好處更要肯定自己孩子的長處優點,
讓孩子知上進,又得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我們需要比較的不是別人家的小孩,而是榜樣的力量」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