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全身都在痛卻找不出原因? 「4狀況」可能是心理生病了:快去看醫生!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疼痛不只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情緒的反映。如果疼痛都找不到原因,那就要考慮可能是心理情緒問題造成的。

▲頭痛。(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60歲的李伯伯因疼痛跑遍醫院各專科,疼痛的位置也不一定,有時肩頸痛,有時卻是腹痛,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疼痛,在不同專科檢查後都沒發現什麼問題,後來轉到精神科後,醫師判定可能是「心因精神性疼痛症」。

疼痛不止生理症狀 也是心理情緒的警訊
事實上,醫學上沒有「心因精神性疼痛症」這個病名,但疼痛背後有著複雜的機制,將其劃分成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宇銳指出,疼痛是生、心理問題交織出的問題,「臨床上,這些病患可能有些許生理問題,只是經過檢查評估後,疼痛的生理因素不嚴重或應不至於造成如此嚴重的疼痛感,就會被歸類到心因性精神疼痛。」

黃宇銳也指出,有憂鬱、焦慮症狀、生活壓力大及老年患者的人容易有這方面的問題,「同時這也是一種警訊,如果從來沒有主訴情緒困擾的人,卻出現這樣的症狀,代表可能有潛在的情緒及心理問題需要被解決。」

336x280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也指出,疼痛機制十分複雜,表現方式多樣,可能是頭痛、腹痛、肩頸痛、腸胃不適、胸悶等,且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下疼痛感會加劇,「有碰過病人疼痛發生時間點多和人際相處有關,當感到不被支持、不適應環境時疼痛就會加劇。」

(憂鬱、情緒低落或生活壓力大的人,容易會有心因精神性疼痛的問題。圖片來源 / unsplash)

4種疼痛可能是情緒問題
引起疼痛的因素眾多,人際衝突、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焦慮、憂鬱都有可能,加上生理、器官的問題,很多種疾病都跟疼痛有關,那該如何知道自己的疼痛是因為心理、情緒問題而引發的呢?

黃宇銳與陳家駒表示,出現以下4種狀況,就要考慮疼痛問題背後有心因性的影響:
1.疼痛非單一的生理問題所導致,例如因腸胃炎而腹痛,或坐姿不良導致肩頸痠痛。

336x280

2.對於止痛藥物效果反應不佳。

3.疼痛伴隨主觀感覺情緒困擾、食慾差、睡眠品質差、工作上易分心、無法思考等症狀。

4.在某種特定的情境或場合下才引發疼痛。
黃宇銳進一步表示,會因為情緒及其他精神問題造成而疼痛,往往是因為身心壓力的忍耐程度已達臨界點卻不自知,而身體提出警訊,也就是說,面對同樣的不適,在身心調適狀況好的人身上,或許比較可以被克服或甚至忽略,但對那些心理、情緒出問題的人,不舒服的訊號可能會被身體放大。

(面對這種疼痛,除了藥物治療,人際支持、積極面對或改變對疼痛的態度,都是改善症狀的方法。圖片來源 / unsplash)

336x280

除了藥物治療 更需要生活調適和支持
心因性疼痛來得快,想擺脫卻需要時間。陳家駒指出,這樣長期慢性無法說清楚和排解的疼痛,會反過來影響到情緒及心情,甚至周圍的親友。找出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定期回診治療,了解如何應對,才能逐漸擺脫心因性疼痛的困擾。

面對疼痛,除了藥物的治療,更需要非藥物的介入。黃宇銳表示,除了開立醫師處方的止痛藥物,也會視病患身心狀況,給予抗憂鬱、解焦慮及其他鎮靜放鬆的藥物,幫助病人度過難關。

但很多人看到精神科藥物,都擔心是否一吃就是一輩子、無法斷藥,黃宇銳指出,藥物使用應在醫師評估下分階段的使用,就像氣喘,急性發作及慢性穩定期的藥物選擇也不同,「想停藥或減藥都可以跟醫師好好的討論,但重點是病人能否找到其他非藥物的方式一同來面對及緩解疼痛。」

黃宇銳也建議可以做到以下5點:
● 可和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如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討論,如何找到因應疼痛的處理模式。
● 增加身邊穩定支持的力量。如同孩子喊肚子痛不想上學,家長會容易覺得是孩子為了逃避而在裝病,許多人碰到心因性疼痛的病人也會誤解對方是在裝病,身邊的親友應該先了解個案的感受,並確認是否有其他潛在的生理或心理問題,協助其解決處理。
● 讓自己適時放鬆,或接受放鬆訓練,例如腹式呼吸、正念、靜坐等。
● 作息穩定,多運動。
● 找尋生活中的成就感。

如果此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幫我們按讚+分享讓更多人知道喔!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