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好不好,看看腳就知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你知道嗎
腳不僅能用來走路
還能反應健康狀況
不信?
往下看
“第二心臟”
俗話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腳是人體之根,素有人體“第二心臟”的稱號。
按照生物全息理論的觀點,腳穴同耳穴、第二掌骨側一樣,成為人體的縮影,完整地緊繫著全身臟腑器官,因此,腳也是這些內臟器官的“反射區”。
腳上出現某些症狀也許正暗示著你的健康狀況。
身體好不好,低頭看看腳
腳頻繁抽筋 → 缺鈣、鉀、鎂
腳突然抽筋,或是肌肉猛然收縮,可能是由鍛鍊或脫水引發的短暫情況。
有時躺著,一塊肌肉或周圍一片肌肉會突然痙攣,之後會伴隨有痠痛。
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那麼你的飲食應該增加鈣、鉀和鎂的攝入。
孕婦在晚期妊娠一定要小心,要增加血流量,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解決辦法:
試著彎曲腳,按摩疼痛的部位。也可以用冷毛巾或消毒酒精來使肌肉放鬆。為了避免腳抽筋,睡覺之前伸展腳,然後喝杯熱牛奶來補充鈣。
腳趾稍微下陷,有勺子形狀的壓痕 → 貧血
這是貧血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引起。內部出血(如潰瘍)或嚴重的月經失調,也可以引發貧血。
貧血時,指甲也會出現相同的狀況:顏色和甲床都會呈現蒼白。而且指甲易碎,腳總是感到寒冷。
疲勞是貧血的首要症狀,其他症狀包括站立時呼吸短促、頭暈或頭痛。
解決辦法:
通過全血細胞計數檢查可以診斷貧血。
腳掌疼痛 → 糖尿病
排除足底肌群損傷和穿鞋的原因,如是是沒有原因的腳掌疼痛,同時有口渴、尿頻、容易餓、體重減輕等症狀時,要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
升高的血糖濃度會導致腳部神經的破壞,表現為由壓力或不小心的摩擦而引起的刮傷、切傷或刺激。
解決辦法:
馬上做個糖尿病的檢查。
雙腳發麻 → 病理性麻木
健康人手腳麻木,多是雙腳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導致,這種症狀會自己消失。
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時輕時重,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如血栓性脈管炎、糖尿病和濫用酒精等。
嚴重時,這種麻木會延伸到手,應該引起重視。
解決辦法:
看醫生,找出原因。雖然周圍神經病變沒有治療方法,但是可以通過鎮痛劑和抗抑鬱藥來緩解疼痛症狀。
腳趾甲變厚、發黃→ 黴菌感染
通常由黴菌感染引起,人們毫無知覺,但這種感染很快會波及全部腳趾甲,導致其發出難聞的味道,顏色變深。
如指甲鬆脆,說明是腳氣感染,但如果只是指甲厚,可能是腳趾受損。
糖尿病患者、有迴圈問題和免疫系統問題的人容易感染該疾病。
解決辦法:
去醫院面板科做真菌檢查。如確診,可以用鳳仙花包腳趾甲,結合塗抹祛菌藥膏治療。
大腳趾突然增大 → 痛風
可能是痛風,這是關節炎的一種,通常由過多尿酸引起。
尿酸通常存在於體溫較低的身體部位,而全身體最涼快的地方莫過於離心臟最遠的大腳趾。
40—50歲的男性、絕經後的女性更易患有痛風。
解決辦法:
向醫生諮詢,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如少吃肉類、海鮮、脂類食物,多吃雜糧蔬果,嚴格戒酒、不喝甜飲料等。
腳關節疼痛 → 風溼性關節炎
疼痛的同時通常伴有腫脹和僵硬,而且這種疼痛是對稱性的,這就可能是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於女性,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
解決辦法:
需要做全面檢查來確定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藥物和療法可以治癒關節炎。
腳後跟不能抬起 → 神經或肌肉損壞
足下垂預示著神經或肌肉被損壞,這種損壞會一直延續到你的背部、肩膀或頸部。
某些用於化學療法的藥物也會導致走路或站立的時候腳的前部抬不起。同時也會伴隨著疼痛和僵硬。有時候這種疼痛會發生在後小腿或脊背下部分。
解決辦法:
去看醫生,足下垂可以治癒也可以成為永久性的疾病,這取決於其原因和治療方式。
腳上面板乾燥易脫落 → 真菌感染
雖然臉上或手上的面板經常會幹燥,但是千萬不要忽視腳上的面板乾燥。
因為真菌感染通常是由乾燥發癢的面板開始的,之後會發展為炎症和水泡。當有水泡的時候,感染就會擴大。
解決辦法:
如果不是很嚴重,經常清洗腳,然後讓其徹底乾燥,可以在鞋子裡和襪子裡使用腳粉。如果2周後還沒有起色或感染更嚴重,可以尋求抗真菌藥物的幫助。
如何保養雙腳?
粗鹽熱水泡腳
在外奔波一天,可以用粗鹽調進熱水給自己做個“足浴”,10~15分鐘即可。
有助於舒緩腳部的不適感,促進腳踝和小腿的血液迴圈,舒展筋脈,改善下肢的僵硬感。
腳底按摩
做完熱水足浴後,如果還是覺得痠痛,可以給自己做個腳底按摩。
先給雙手和足部塗上一層潤膚乳液,再用雙手的大拇指交錯按捏足弓的部位,不要一味地按摩腳部疼痛的部位。
選擇舒適的鞋子
俗話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為了自己雙腳的健康,儘量選擇鞋跟低、鞋料輕、材質軟、舒服度高的鞋子。
尤其是愛美的女性,最好不要為了美觀委屈自己的雙腳哦。
人足如樹根
養生先從養腳起
你平時是如何保養雙腳的呢?
最後請分享給大家,說說看你的想法吧!讓我們再會!我是CA小編。我們下次見!